东北地图全图(东北地图全图与海参崴地理位置)

民俗风情069

东北属于华东还是华北?

1.东北,既不属于华东,也不属于华北。

2.东北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区域,包括东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东北地图全图(东北地图全图与海参崴地理位置),东北地图全图(东北地图全图与海参崴地理位置),第1张

3.中国的大区域划分,有西南地区,主要是云贵川,西北地区,主要是西北五省,华南地区,两广加海南,华东,六省一市,华中,两湖加河南,华北,京津加山西,河北内蒙古。

4.东北自成一体。

东北不属于华东、华北。

东北地区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东五盟市构成的区域,简称东北。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等省,简称华东,位于中国东部。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华北。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东北地区一般指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它不属于华北,也不属于华东。

我国大致分以下几个区域,

一、东北。

二、华北

三、西北

四、西南

五、华中

六、华南

七、华东

当然华中华南可以并为中南

一,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大连 这四个中心城市辐射的地区大致就是东北地区

二,华北地区的中心城市 北京 天津

三,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 西安 兰州 乌鲁木齐

四,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重庆 成都

五,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 武汉 郑州 长沙

六,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广州

七,华东地区的中心城市 上海 南京 杭州

东北是我国北方的大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是重要的工业基地,粮仓,它不属于华东,也不属于华北。华东在我国东部,包括上海,浙江,江苏等省份,华北在我国的中部北区,包括河北,天津,内蒙古中部,山西,北京,华北的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的经济区。

东北不属于华东或者华北中的任何一个。按照地理分区中国分为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东北。东北是独立的一个区,包括了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东部。

东北既不属于华东,也不属于华北他是中国的东北地区,主要包括三个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我国的东北地区一般是指山,海关以外,俗称关外。民国时期,日本于1931年9月18日发动918政变攻占我国东北地区后,扶植伪满洲皇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一直到日本,1945年8月15号,投降东北东北才又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东北地区,指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五盟市构成的区,也属于第二阶梯的经济大区,土地面积为1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对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属东北。东北地区专指山海关以外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靠近黑龙江、吉林的四个盟。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清朝中期以前为保护祖宗神灵不被打挠,严禁汉人进入东北垦殖,发布了禁关令,因此被灾荒人祸逼迫而去关外的叫“闯关东”。清末,为巩固边疆,防止沙俄侵略,咸丰十年废禁,允许佃农垦荒。

东北就东北不属于华东华北,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了行政划分。共划分几个大行政区,有东北军政委员会,华东军政委员会,华北军政委员会,华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北军政委员会。大区军政委员会各管辖四到五个省政府,大区军政委员会直辖** 中央国务院领导。

从行政区划中国版图分为东北局(即东三省)华东局(江浙沪)华北局(河北,山西,山东)文革后国家取消了这一行政管理机构,但地域划分还是没有改变。东北既不会属于华北更不会属于华东,这是东北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东三省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已然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地理概念。

东北发展历史:中国古代东北是什么国家?

1 远古时期

东北地区是中国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的尧舜时代,全国划分为九个州,当时东北地区为幽州境内,夏商周时期,劳动、生息在东北地区的有肃慎、东胡、华夏等民族。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辽宁是燕国的辽东郡和辽西郡。

2周朝时期

在中国的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周天子分封诸侯以屏藩王畿,赐周召公姬奭以东北之地,是为燕国的始祖。

燕王喜三十三年(公元前222年), 秦灭韩、魏、楚后,再遣王贲攻燕辽东,燕军战败,燕王喜被俘,燕国灭亡。秦军回师攻代,代王嘉被俘。燕辽东故地和代地被秦分别设为辽东郡和代郡。

前226年,秦将王翦攻克燕都蓟,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秦将李信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河因此而得名。

3辽金元时期

辽金元时期,先后有居住在辽河上游的契丹族建立辽王朝(907年~1125年);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入主中原建立金王朝(1115年~1234年)。

唐朝末年,契丹自立为王,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改皇都为上京。

公元1113年,肃慎族系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举兵夺取松花江流域,南下占领辽东半岛。1115年称帝,国号金,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以南)。建国后继续征战,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大金最盛时,囊有辽吉黑三省和蒙古草原地区。

1287年,元朝设立辽阳行省,统辖东北全境。

4明代

东北地图全图(东北地图全图与海参崴地理位置),东北地图全图(东北地图全图与海参崴地理位置),第2张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市)称帝,建立明朝,同年灭元。在辽东都司,农业、手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现在的辽阳地区,在当时是“岁有羡余,数千里阡陌相连,屯堡相望的富饶地方。但随着鞑靼和女真的兴起,明朝在东北地区的有效控制区退缩到辽东地区。

5清朝

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军大举入关,统一全国。满族取得政权以后,以东北为“龙兴之地”,定盛京为“陪都”,从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军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毁村庄,杀掠人口,无恶不作。抢夺粮食和貂皮。之后清军与俄罗斯多次爆发冲突或战争,直到1685年雅克萨之战后,在康熙帝的授意下清军乘胜求和签约。于 1689年签定《中俄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在条约签订之前,清朝在东北地区疆域西括内外蒙古,尽有中、东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千岛群岛,北滨北冰洋,东北方向直到堪察加半岛和白令海峡。1689年《尼布楚条约》后东北地区疆域逐渐退至外兴安岭、乌第河、贝加尔湖南岸一线以南地域。清末民初中国衰弱,库页岛、千岛群岛丧失,外**** ,东北版图最后缩至今日模样。

关注老火炕,咱们炕上唠!

一、先秦时期

自有文字时起,东北作为一个地区就已载入典籍。《尚书·禹贡》最早把东北载入典籍,把远古中国划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盖今辽宁省西部地区;“青州”则把今辽宁南部主要是辽东半岛置于州的辖境之内。

相传“九州”为禹治水后所设,而舜又析“九州”为“十二州”,其中分冀州东北是幽州,即辽宁北镇以西地区简称辽西;分青州“东北”为营州,即今北镇以东地区称辽东。

“东北”一词,最早发见于《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山海经》中,“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二、汉晋时期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兵由水、陆两路进攻,灭亡盘踞在朝鲜半岛北部的卫氏朝鲜。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统一其旧域后,在那里划分地方行政区域,在朝鲜设置了乐浪郡、玄菟郡(约在今朝鲜咸镜道)、真番郡(约在朝鲜黄海道、京畿道各一部)、临屯郡(约在今朝鲜江原道),史称“汉四郡”。四郡其下各辖若干县,郡县长官由汉朝中央派遣汉人担任。很显然,“汉四郡”的设置,说明汉武帝已经将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纳入了汉帝国的统治范围。

公元前82年,西汉中央政府将真番、临屯二郡撤销,将玄菟郡西迁至辽东地方,并将此三郡之属县合并于乐浪郡。新的玄菟郡(郡治在今辽宁省新宾北汉城),在其下新设高句丽、上殷台、西盖马三县。西汉末年起,高句丽族及其王国政权兴起于辽东地方玄菟郡。

三、公孙氏政权

两汉、魏、晋时期,公孙氏是辽东大姓,长为辽东郡郡吏,东汉末公元189年---238年,辽东公孙氏政权在50多年里,前后经历了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和公孙渊三代四位统治者,辽东太守公孙康管辖乐浪郡地区,将乐浪南部分割出来,设立带方郡。

四、唐朝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朝灭亡高句丽后,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以统辖其地,所辖包括辽东半岛全部、朝鲜半岛北部、吉林西北地区和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故地,包有今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下游西岸及库页岛直至大海。

罗唐战争后,安东都护府从平壤搬到辽东,成为唐朝管理辽东,以及高句丽、渤海国等地的一个军政机构。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其主体部分仍然属于大唐王朝,新罗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新罗仍然臣服于唐朝。

722年(唐开元十年),黑水靺鞨首领倪属利稽至唐朝贡,唐玄宗设立黑水军,以后改设黑水都督府,由部落首领担任都督和刺史职位,中央也派内地官员来这里任长史(副都督、副刺史)。

五、辽金时期

唐朝末年,契丹在首领耶律阿保机把两大部落统一起来,自立为王。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契丹。阿保机逝世后,其子耶律德光继位,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改皇都为上京。辽朝鼎盛时的疆域,东至当今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东北到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南抵天津市、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带,与北宋对峙。

五代十国,此为营州、平州之地。梁和唐时,在卢龙城设平州、卢龙县治。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契丹占据了营、平等州,晋、汉、周时,一直为契丹所据,后契丹改国号辽。

公元1113年,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举兵夺取松花江流域。1115年称帝,国号金,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以南)。建国后继续征战,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大金最盛时超过极盛时期的辽国,囊有当时的北方。

六、元朝

1287年元末元顺帝(元惠宗)回到东北祖先之地: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赤峰应昌府---呼伦贝尔盟捕鱼儿海(贝尔湖),而没有回漠北,东北的岭北行省东部和辽阳行省是元朝大本营;他的后代达延汗1470年又重新在东北察哈尔建立北元中心,元朝设立辽阳行省和岭北行省东部,统辖东北全境。

七、明朝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市)称帝,建立明朝,同年灭元。在辽东都司,农业、手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辽阳地区,明朝时是“岁有羡余,数千里阡陌相连,屯堡相望的富饶地方。当时,辽东都司的冶铁、制盐等手工业也很发达。辽东的三万卫与四川的龙州、顺天的遵化,是当时全国闻名的三大冶铁中心。吉林市是明朝设在东北的造船基地。

于是洪武四年(1371年)明在辽东设置定辽卫都卫,洪武八年(1375年)明改定辽卫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辽东二十五卫,一百三十八所,二州,一盟。

八、清朝

1616年,建州女真领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大汗,重建大金国,史称“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女真族号为“满洲”。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清朝初期对东北实施军府制,1661年开始建立柳条边,封禁汉人移民。

晚清边疆危机日甚,清朝被迫开放边禁,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1861年至1880年代陆续开放了吉林围场、阿勒楚喀围场、大凌河牧场等官地和旗地。1882年(光绪八年)首先在吉林招垦,设立珲春招垦总局,此后又开放了黑龙江地区的土地开垦。并且在1907年,清廷裁撤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设巡抚,并设东三省总督。

九、民国

民国初1911---1931年为张作霖父子的奉系东北军统治,包括奉天、吉林、黑龙江、热河和部分时期的察哈尔特别区。

十、日据时期

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建立了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和伪满洲国。

十一、解放后

(1948年—)东北从东北人民政府的共同行政区过度到东北经济区。

东北气候特点,以及形成原因?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自东南而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可拉长冰雪消融时间,且森林贮雪有助于发展农业及林业。

东北平原的面积是多大?

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主要由三江、松嫩及辽河三大平原构成,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比辽宁及吉林两省面积总和还要略大一些!除辽河平原外,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形成了最大的肥沃黑土地,因此人们也用黑土地及北大仓来形容东北平原。辽河平原的南部有全国最大的天然平原苇塘!附近更有闻名遐迩的红海滩。

三江平原是我国机械化水平及商品率最高的平原。东北平原盛产王米、小麦、水稻、大豆、甜菜、亚麻等农产品及经济作物。松嫩平原西部乳畜业发达!由于秋季\"恰到好处\"的昼夜温差及冬季的积雪漫长等共同影响,塑造了东北商品粮特有的品质!东北大米全国品质最高!东北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很多大型粮库有铁路直通,为商品粮的运输创造了重要条件。

重要水源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浑河等等。

松嫩平原及辽河平原的石油资源丰富。大庆与盘锦也成为了东北地区重要的石化基地!

东北地区地形简图

关于东北地图全图东北地图全图与海参崴地理位置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