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地图(古希腊地图简图)

民俗风情070

中国地图是谁绘制的?

中国古代的制图技术非常发达。有一个叫做裴秀的人,西晋,地理学家、制图理论家 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Ptolemaeus Claudius,约公元90-168)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裴秀在地图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他总结我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

古希腊地图(古希腊地图简图),古希腊地图(古希腊地图简图),第1张

所谓“制图六体”就是绘制地图时必须遵守的六项原则,即: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条讲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离,是最主要的普遍的绘图原则;后三条是因地形起伏变化而须考虑的问题。这六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它把制图学中的主要问题都接触到了。

这是他对中国地图学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中国古代较早 的系统制图理论。直至今天地图绘制考虑的主要问题除经纬线和投影外,裴秀几乎都扼要地提到了。

现在利用卫星技术 可以瞬间将将一张卫星图制成高清晰的地图。

前南斯拉夫分为几个国家地图?

前南斯拉夫分成了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6个国家。1、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简称斯洛文尼亚,是一个位于中欧南部,毗邻阿尔卑斯山的小国。西邻意大利,西南通往亚得里亚海,东部和南部被克罗地亚包围,东北有匈牙利,北接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国土面积为20,273平方公里,全国人口约205万人,卢布尔雅那为首都及最大城市。2、克罗地亚共和国,简称克罗地亚,是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共和国,处于地中海及巴尔干半岛潘诺尼亚平原的交界处,首都为萨格勒布。3、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简称“波黑”。是巴尔干半岛的一个国家。位于原南斯拉夫中部,东邻塞尔维亚,东南部与黑山共和国接壤,西部及北部紧邻克罗地亚。国土总面积51129平方公里,首都萨拉热窝。4、北马其顿共和国 ,简称北马其顿,是位于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国家,东临保加利亚,北临塞尔维亚,西临阿尔巴尼亚,南临希腊。而古代马其顿地区包括北马其顿和希腊北部的中马其顿、西马其顿、东马其顿-色雷斯三个大区。5、黑山,是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的一个多山国家,面积1.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3万。 黑山东北部与塞尔维亚毗连,东部为科索沃,东南部与阿尔巴尼亚接壤,西北部与波黑及克罗地亚交界,西南部濒临亚得里亚海。6、塞尔维亚共和国,简称塞尔维亚,是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塞尔维亚国土总面积为88361平方公里(含科索沃),首都贝尔格莱德。与黑山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及阿尔巴尼亚接壤,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经其境内。扩展资料: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轴心国武装侵略而灭亡的南斯拉夫王国。在轴心军占领期间,原南斯拉夫境内出现反抗势力,其中一支为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所领导的*** 游击队,1943年后,西方盟军认可其为领导南斯拉夫抗战的盟军,开始大量军事增援,铁托的*** 政权成为了该国的政府代表之一。1945年,约瑟普・布罗兹・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 建立起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分裂为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后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斯拉夫解体

谁把地图画出来的?

裴秀

中国古代的制图技术非常发达。有一个叫做裴秀的人,西晋,地理学家、制图理论家 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Ptolemaeus Claudius,约公元90-168)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古希腊地图(古希腊地图简图),古希腊地图(古希腊地图简图),第2张

裴秀在地图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他总结我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 

印度洋为什么叫印度洋?

15世纪欧洲的新航路开辟兴起,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为了寻找前往印度的航路,沿着非洲西海岸一路南下,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北上,最终成功抵达印度。

这条航线开辟之后,欧洲前往东方的航路骤然增加,人们也习惯将其称作“东方的印度洋”。

因为人们较早发现印度,所以将其濒临的大洋叫做印度洋

  印度洋在古代称为“厄立特里亚海”,最早见于古希腊地理学家希罗多德(前484-前425年)所著《历史》一书及其编绘的世界地图中。“厄里特里亚”(ERYTHREA)希腊文原意为红色,全名意为红海。  而“印度洋”这一名称相对出现得较晚。公元1世纪后期的罗马地理学家彭波尼乌斯·梅拉可能是最早使用此名的人。公元10世纪,阿拉伯人伊本·豪卡勒编绘的世界地图上也使用了这个名字。近代正式使用印度洋一名则是在1515年左右,当时中欧地图学家舍纳尔编绘的地图上,把这片大洋标注为“东方的印度洋”,此处的“东方”一词是与大西洋相对而言的。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东航寻找印度,便将沿途所经过的洋面统称之为印度洋。1570年奥尔太利乌斯编绘的世界地图集中,把“东方的印度洋”一名去掉“东方的”,简化为“印度洋”。这个名字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通用的称呼。

北半球为北印度洋,南半球则为南印度洋。印度洋在古代称为“厄立特里亚海,后来又叫东方的印度洋,最后直接叫印度洋。

古希腊地图(古希腊地图简图),古希腊地图(古希腊地图简图),第3张

英雄无敌3哪些地图好玩?

1.好好干。很小的地图,特色是上来就给神器。用元素族,招个英雄就安排上0能耗的泰坦之箭,一周统一不在话下。

2.阴阳争霸。特色是按性别划分阵营,如果选了男方,酒馆里招出来的也全是男英雄,反之亦然。地图难度不大,故事背景很有意思。有时候故意给电脑留口气,就等着看剧情事件的发展,追番一样。

3.凤凰涅槃、归隐田园:经典大地图,关键一个字“快”。前者速度慢了,凤凰会被电脑灭掉导致失败;后者磨磨蹭蹭,电脑会带大批部队打上门来。

4.重归故土、潘多拉之盒:都是超大地图,难度都不算大。前者是以北美地图编辑的,后者则是古希腊地图(还是希腊神话背景)。

5.泰坦的冬天:地图很经典,就是大片大片的雪地,不用塔楼族几乎寸步难行。除非上来就选克兰这样带寻路术的,但其他人咋办,总不能个个会寻路吧。

6.一条小路通罗马。难度着实不低的超大地图,但能接受。可以看得出来,制作的很用心,绝不是为了难而难。玩起来很有种解谜的趣味。个人最喜欢的地图,没有之一。

古希腊地图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古希腊地图简图、古希腊地图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