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1336~1405)是什么意思
帖木儿是中亚帖木儿王朝的奠基人。以下是关于帖木儿的几个关键点:生平背景:帖木儿生于1336年,卒于1405年,其父塔拉盖是突厥化的蒙古巴鲁拉思部首领。他早年在蒙兀儿斯坦的察合台后王秃黑鲁帖木儿的手下任职,后来逃走并与姻兄忽辛共同举兵。称号由来:帖木儿在1362年因右腿受伤致残,故又称跛子帖木儿。
帖木儿(1336—1405年),全名跛子帖木儿,是中亚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军事领袖之一。他致力于恢复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帖木儿的军事生涯几乎全部致力于维护和扩大其广阔的领土,这些领土西至地中海,南至印度,北至俄国。
帖木儿(Timur,тө;мө;р:tumur,1336-1405):突厥语和蒙古语变体,意为“铁”。“帖”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为多音字,在台湾的《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学术网络第四版中为tiè木儿,并另处注有帖tiē姓。
跛子帖木儿(Tamerlane)的名字是由“TimurLang';’或者“TimurtheLame”拼写而来的,因为他的左腿局部麻痹瘫痪。尽管出身卑微、身体残疾,可聪明机智的帖木儿还是进入了蒙古察合台国(Jagatai)(地处中亚,今天的土耳其斯坦Turkestan和中西伯利亚地区)政治与军事阶级的上层。
帖木儿,于1336年出生在撒马尔罕以南的碣石(今沙赫里夏勃兹),是突厥化的蒙古巴鲁拉思部首领塔拉盖之子。他家族有着察合台的大臣背景,但实际上,他及其父亲掌握着政权。尽管成吉思汗后裔被立为察合台汗,但帖木儿才是事实上的统治者。
帖木儿(Tamerlane或Taimur)(1336年-1405年)出生于西察合台汗国的一个突厥化蒙古贵族家庭,是成吉思汗的第七世子孙。帖木儿汗国开国君主(1370年- 1405年在位)。
出兵大明时,帖木儿半路昏迷,他得了什么重病去世的?
如果帖木儿的军队打过来,结局真的并不乐观。可让人万没想到的是,帖木儿还没有看到明王朝的影子,竟然在讹答剌病死。一代枭雄竟然在这个危急时刻,魂归西天。帖木儿全名叫埃米尔.帖木儿。他25岁起兵,在其后的四十年征战中,依靠靠征服和掠夺,建立起一个从中亚向四方辐射的大帝国。
帖木儿是一个狂热的穆斯林。 这场战争不是帖木儿和朱棣之间的战争,而是民族之战。一旦帖木儿获胜,他将把中国变成穆斯林。想想明朝人愿意做什么。他们肯定会站在大明这边,所以在明朝,位置、人和人都被占满了,帖木儿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
但可惜,一切也就到此结束,因为帖木儿在2月18日病死了!虽临死前高喊:“不要向敌人示弱,握紧手中的剑。”可惜他一死,远征大明就立刻化成泡影。再说朱棣,直至帖木儿死后一个月,才得到了帖木儿远征的消息,急命甘肃总兵宋晟密切注意。
当帖木儿出动重兵向明朝大举进军时,刚刚在“靖难之役”的血雨腥风中惨胜的“永乐皇帝”朱棣才即位不久,皇位还没坐稳,却又要面对一个更强大更危险的异族挑战者。
根基不稳。此时帖木儿大帝进攻明朝,天时、地利、人和,优势胜于明朝。帖木儿能征善战,朱棣也能征善战,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帖木儿突然病逝。准备好了要对明朝发动疯狂进攻,帖木儿突然因病去世,没进攻,导致了--导致的结果是-帖木儿帝国和大明帝国的大战没有打成。
朱棣的意思是:我大明虽然不怕帖木儿,但也不能轻敌。否则,唐朝的渭水之盟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就在宋晟厉兵秣马,准备和那位征服中亚的帖木儿大帝一战时,后者却在半路病死了,帖木儿帝国从此走向衰落。这对宋晟来说,可能失去了一展抱负的机会,但对于整个亚洲来说,避免了一场喋血。
如何评价中亚军阀帖木儿?
帖木儿在历史上的形象和认知存在严重的偏差,特别是在中文互联网上。帖木儿并非军阀,也非野蛮人,而是被神圣化的人物。他是后世无数穆斯林君主崇拜与模仿的楷模,被誉为救世主和星宿际会之主(ṣ;āḥ;ib-qirān),在ysl精神世界中开启了新的纪元。十三世纪,蒙古人的入侵在中亚和伊朗带来了社会道德上的混乱。
元末群雄中,察罕帖木儿并非较早 一位年轻的枭雄,其养子扩廓帖木儿亦是典型的代表。扩廓帖木儿的父亲赛因赤答忽墓志中提到,他生于延佑四年,去世时虚岁四十九,大约生于1317年。由此推算,扩廓帖木儿生于约1337年,不到三十岁就继承了养父的遗产,成为北方的头号军阀。
察罕帖木儿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的战斗精神,成功地将这支地主武装发展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对农民起义镇压力度最强的地方军事力量。他的努力并未止步于此,察罕帖木儿凭借实力,逐步晋升为行省的高级官员。他将原有的地主义兵改编为官军,自己的地位也随之提升,成为握有重兵的军阀。
如果不考虑科技因素的话个人认为是不及成吉思汗的,以下有帖木儿与明朝永乐时期的军事力量对比h tt p://bbs.tiexue.net/post2_5657211_html 如果楼主把帖木儿时期的军事科技进步也考虑进去的话(如火器与象兵的运用),那么就好比问到底是民国割据军阀强还是清朝八旗兵强,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了。
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简介
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生活在1342年至1388年之间,蒙古文西里尔转写为“Тө;гс Тө;мө;р”,拉丁转写为“Tö;güs Temür”。
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西里尔蒙古文:Тө;гсТө;мө;р,1342年?-1388年),孛儿只斤氏,是北元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七位大汗(1378年—1388年在位)。史称北元后主,因为他的年号为天元,又称为天元帝。
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公元1342~1388年),蒙古族,乌哈哈图汗的儿子,必力克图汗的弟弟。著名蒙古大汗,蒙语尊称为乌萨哈尔汗或乌萨哈勒汗,在位时间从公元1378~1388年为期十年,终年四十七岁。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三十七岁时即汗位。
脱古思帖木儿被追尊为“乌萨哈尔汗”,他死后“大元”国号不再使用,君主亦不复有汉文庙号和谥号。
帖木儿的正史记载
帖木儿自以非成吉思汗之后,不敢遽称汗,乃大会诸将及部内长老阿萨兰教士,立察合台后喀普尔西阿特为汗。既而义律亚斯复至,帖木儿使不赛因将左翼西渡尔达利亚河,派山要击之,自将右翼为后援。不赛因陷敌中,帖木儿拔出之,始转败为胜。不赛因大败,复自归于帖木儿,帖木儿欲宥之,众议不可,不赛因登高塔自投于地而死。
1,只知道他的亲生父亲姓王,母亲是阿鲁温的女儿。其余不知。2察罕无直系后裔,但阿鲁温有,也就是说察罕有亲弟弟。这一点史书记载的很清楚。3,是。樉妃,元河南王王保保女弟。次妃,宁河王邓愈女。樉薨,王妃殉。子隐王尚炳嗣。
至正十二年(1367),王保保跟随为将的养父起兵,以替久无佳绩的元朝官军平定河南、关中一带的农民起义。后来察罕帖木儿被反叛的手下刺杀,王保保即在元顺帝的示意下接替了察罕帖木儿的职务,授太尉、中书平章政事,掌管枢密院。不久后,因为护卫太子有功,王保保还受到太子礼遇,晋升太傅、左丞相。
关于《清江引·长门柳丝千万缕》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陶宗仪的《辍耕录》记载如下:“在伯颜丞相专权时期,剡王彻彻笃和高昌王帖木儿不花无罪被杀。当时在都城的山东宪吏曹明善对此深感不平,创作了两首《岷江绿》词,公开讽刺伯颜。伯颜得知后大怒,命令手下秘密查证并逮捕了曹明善。他逃往吴中避难。
帖木尔帖木尔汗国
帖木儿帖木尔汗国是由帖木儿建立的一个汗国。以下是关于帖木儿帖木尔汗国的详细信息:建立者:帖木儿,也被称为“跛豪”,出身于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蒙古贵族世家。建立过程:帖木儿发动政变杀死忽辛后,自封为成吉思汗直系后裔,建立了帖木儿汗国。
帖木儿帖木尔汗国的奠基人,以其别名;跛豪;闻名的帖木儿,出身于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蒙古贵族世家。他的传奇一生,大部分事迹来源于家族自传的流传。帖木儿家族自父辈起,就掌控了竭石地区,并与西察合台王族建立了联姻关系。
克里米亚战争,又称克里木战争,爆发于1853年。当时,为了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土耳其、英国、法国和撒丁王国等相继向俄国宣战。这场战争持续到1856年,最终以沙皇俄国的失败告终。关于撒丁王国,它是今天意大利的一部分,包括撒丁岛地区。
帖木儿汗国如同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分裂为四大势力,且诸子间发生斗争,其后由沙哈鲁长子兀鲁伯掌握大部分的实权。帖木儿帝国在1526年被蒙古汗国后裔乌兹别克汗国,即成吉思汗弟弟的后裔,蒙古昔班尼汗所灭。1526年,帖木尔的后裔巴布儿南下印度,建立了莫卧儿王朝。
帖木儿,于1336年出生在撒马尔罕以南的碣石(今沙赫里夏勃兹),是突厥化的蒙古巴鲁拉思部首领塔拉盖之子。他家族有着察合台的大臣背景,但实际上,他及其父亲掌握着政权。尽管成吉思汗后裔被立为察合台汗,但帖木儿才是事实上的统治者。
帖木尔阿木尔·帖木尔,这位历史人物于1336年诞生于西察合台汗国,一个尊崇伊斯兰教的突厥化蒙古贵族家庭,是成吉思汗的第七世孙,巴鲁剌思氏。他因一次作战中的伤残,被后人称为“跛子帖木尔”。
关于帖木儿和帖木儿灭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