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行政区划(安徽行政区划一览表)

民俗风情015

安徽省的行政区划

民国初期,安徽省划分为芜湖道、安庆道、淮泗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分为皖北、皖南两行署,分别驻合肥市和芜湖市。 1952年,皖南、皖北行署合并,恢复安徽省的行政区划。至2021年底,安徽省下辖16个设区市,包括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

安徽省的行政区划包括16个地级行政区,分别是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阜阳市、宿州市、滁州市、六安市、宣城市、池州市和亳州市。这些地级行政区下又辖有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

安徽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份,其行政区划代码为340000。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的代码是340100,其下辖多个区县,包括瑶海区(340102)、庐阳区(340103)、蜀山区(340104)、包河区(340111)、长丰县(340121)、肥东县(340122)以及肥西县(340123)。

安徽省行政区划历史

1、随后,行政区划调整,该地又划分为了“南兖州”和“南豫州”。进入宋朝,随着行政区划的进一步细化,安徽北部划归淮南东路,南部则划归荆湖南路。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南部荆湖南路以当地河流皖水的名字为依据,被命名为“皖南路”,简称“皖南”。

2、民国初期,安徽省划分为芜湖道、安庆道、淮泗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分为皖北、皖南两行署,分别驻合肥市和芜湖市。 1952年,皖南、皖北行署合并,恢复安徽省的行政区划。至2021年底,安徽省下辖16个设区市,包括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

3、安徽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最初是由江南省分裂而来。江南省在明代时是南直隶的一部分,到了清代,因统治者认为江南地区过大,需要进行分裂管理,因此于1667年将其划分为江苏和安徽两省。这一划分不仅影响了中国的行政区划,也为安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安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变迁。 在明朝时期,安徽地区分属多个府级行政单位,包括庐州府、凤阳府、安庆府等。 清朝初期,安徽属于南直隶。 1667年,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正式建省,从江南省中划分出来,成为独立的省份。

安徽省行政区划代码

安徽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份,其行政区划代码为340000。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的代码是340100,其下辖多个区县,包括瑶海区(340102)、庐阳区(340103)、蜀山区(340104)、包河区(340111)、长丰县(340121)、肥东县(340122)以及肥西县(340123)。

340000。安徽省行政区划代码是340000。安徽省,别称“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合肥市,位于中国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

通过访问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我们得知合肥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为340101。芜湖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为340200。蚌埠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为340300。淮南市的管理区代码为340400。淮北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为340600。安庆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为340800。六安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为341500。

安徽省的行政区代码是:340000 AH。行政区代码从左至右的含义是:第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第四位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汇总码)。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辖市;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

安徽省:34 合肥市:340100 这些代码对于政府管理、数据统计和信息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快速准确地定位和处理各类事务。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代码也会相应更新,因此在使用时应确保使用最新版本的代码。

安徽太湖行政区划

1、安徽太湖行政区划详细如下:全县由15个乡镇组成,具体包括:晋熙镇,下设15个行政村(九龙、南元、程岭等)和6个居委会(东关、西关等)。徐桥镇,包含10个行政村(前进、桥西等)和1个居委会(徐桥)。新仓镇,拥有16个行政村(沙坝、金鸡等)。小池镇,设有14个行政村(小池、天龙等)。

2、太湖县是中国安徽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其行政区域划分为10个镇和5个乡,包括:晋熙镇: 面积165平方千米,下辖34个村和4个居委会,总人口约为52万人。徐桥镇: 面积103平方千米,起源于清朝咸丰初年,拥有26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共39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万。

3、安徽太湖县属于安庆市下辖的县。具体信息如下:地理位置: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交通情况:合九铁路、沪渝高速、105国道横贯太湖县东西,东香高速临境而过。行政区划:太湖县是安庆市下辖的一个县,全县辖15个乡镇、174个行政村和10个居委会。

4、太湖流域行政区划主要涉及江苏、浙江、上海与安徽四个省份,其中江苏省区域面积为19399平方公里,占比56%;浙江省区域面积为12093平方公里,占比38%;上海市区域面积为5178平方公里,占比14%;安徽省区域面积仅为225平方公里,占比0.6%。

安徽行政区划代码

1、安徽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份,其行政区划代码为340000。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的代码是340100,其下辖多个区县,包括瑶海区(340102)、庐阳区(340103)、蜀山区(340104)、包河区(340111)、长丰县(340121)、肥东县(340122)以及肥西县(340123)。

2、行政区划代码340000,邮政编码230000-247000,车牌代码皖A-皖S。

3、通过访问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我们得知合肥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为340101。芜湖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为340200。蚌埠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为340300。淮南市的管理区代码为340400。淮北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为340600。安庆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为340800。六安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为341500。

安徽的行政区划

民国初期,安徽省划分为芜湖道、安庆道、淮泗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分为皖北、皖南两行署,分别驻合肥市和芜湖市。 1952年,皖南、皖北行署合并,恢复安徽省的行政区划。至2021年底,安徽省下辖16个设区市,包括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

安徽省的行政区划包括16个地级行政区,分别是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阜阳市、宿州市、滁州市、六安市、宣城市、池州市和亳州市。这些地级行政区下又辖有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

随后,行政区划调整,该地又划分为了“南兖州”和“南豫州”。进入宋朝,随着行政区划的进一步细化,安徽北部划归淮南东路,南部则划归荆湖南路。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南部荆湖南路以当地河流皖水的名字为依据,被命名为“皖南路”,简称“皖南”。

安徽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份,其行政区划代码为340000。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的代码是340100,其下辖多个区县,包括瑶海区(340102)、庐阳区(340103)、蜀山区(340104)、包河区(340111)、长丰县(340121)、肥东县(340122)以及肥西县(340123)。

安徽省的行政区划包括16个地级市,这些城市分别是: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亳州市、阜阳市、宿州市、滁州市、六安市、宣城市和池州市。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特色,为安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安徽省下辖16个设区市,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276个街道、1236个乡镇,其中997个镇,239个乡(含7个回族乡,1个回族满族乡,1个畲族乡)。

关于安徽行政区划安徽行政区划一览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