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县在明朝属于哪个府?
1、康定县历史悠久,古时属于羌地,三国时期蜀汉称之为“打箭炉”。汉朝时期,这里隶属于沈黎郡。隋朝时,康定县的部分区域被称为嘉良地。唐朝时,县境东北部被划为中川、会野等羁縻州,并归属雅州,同时亦受吐蕃管辖。元朝时,在该地区设立了宣抚司,宋朝和明朝也相继设立宣抚司。
2、1950年,康定隶属于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且是自治区政府所在地。1955年,康定归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作为州府驻地。到了1990年,康定县的行政划分进一步细化,包括7个区、24个乡、1个镇,以及众多的村庄和居委会,县府驻地为炉城镇,距省府成都约366公里。
3、1950年至1955年,康定隶属于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后归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成为州府所在地。1990年的数据显示,康定县下辖7个区、24个乡、1个镇和多个行政单位,县府驻炉城镇。1997年的统计显示,康定县面积为11428平方千米,人口10万,包括3个镇和19个乡。
4、1950年后,康定归属于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后来划归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成为州府驻地。1990年的行政区划中,康定县下辖多个乡镇,县府位于炉城镇,距省府成都约330公里。县境面积11428平方千米,人口10万,下辖3镇19乡。到了2000年人口普查时,人口数量有所增加,涉及多个民族分布。
5、固始汗在木雅设置营官。清康熙四十二年(1701),清军平定木雅营官昌侧集烈之乱后,复设明正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简称“明正土司”),清雍正七年(一七二九年)置打箭炉厅;雍正十一年(1733)置打箭炉厅,设同知。光绪二十九年(1903)升为直隶厅,隶建昌道,三十四年(1908)改为康定府。
康定基本概况
康定,这座位于我国西部的历史名城,其地理位置据百度地图数据,拥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自古以来,这片土地曾是羌人的领地,三国时期蜀汉时期被称为“打箭炉”,唐朝时隶属于吐蕃。元朝设置了宣抚司,明朝设置了宣慰司,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这里设立了打箭炉厅。
位于我国西部的康定县,历史悠久,其地理位置依据百度地图数据,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早在三国蜀汉时期,这里被称为“打箭炉”,在唐朝隶属于吐蕃。元朝设置了宣抚司,明朝设置了宣慰司,清朝在1729年的雍正七年设立了打箭炉厅,随后在1908年的光绪三十四年改为康定县,成为康定府。
康定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级市,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康定市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海拔约3400米,交通便利,是通往藏区的重要通道之一。康定市区内有着古朴典雅的藏式建筑、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藏族文化,被誉为“世界最美的城市之一”。
康定市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是甘孜州州府。康定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藏汉交汇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康巴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娱乐、观赏、休息、疗养、健身、避暑还是科考,康定情歌风景区都是理想之地。康定情歌,不仅是一个风景区的名字,它还象征着这里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自然的魅力,领略到独特的民族风情,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康定情歌风景区,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地方。
在2002年,康定县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2046万元,同比增长了14%。这一增长主要由三个产业驱动:第一产业增长了6%,其产值为7793万元;第二产业实现显著提升,增长了52%,达到7924万元;第三产业则增长了2%,创造了16329万元的产值。
康定县基本概况
1、位于我国西部的康定县,历史悠久,其地理位置依据百度地图数据,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早在三国蜀汉时期,这里被称为“打箭炉”,在唐朝隶属于吐蕃。元朝设置了宣抚司,明朝设置了宣慰司,清朝在1729年的雍正七年设立了打箭炉厅,随后在1908年的光绪三十四年改为康定县,成为康定府。
2、到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它被改名为康定县,并在1939年成为西康省的省会,直到1950年康定解放,成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首府,这一身份一直延续至今。康定因《康定情歌》的传唱而享誉国内外。1990年底,康定的人口总数为96,687人,其中城镇人口34,301人,农村人口62,386人。
3、在2002年,康定县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2046万元,同比增长了14%。这一增长主要由三个产业驱动:第一产业增长了6%,其产值为7793万元;第二产业实现显著提升,增长了52%,达到7924万元;第三产业则增长了2%,创造了16329万元的产值。
4、2002年,康定县接待游客7万人,主要景区的直接经济收入为105万元,旅游业对当地经济有一定的贡献。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056元,国有经济单位的从业人员平均收入为15819元,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人员平均收入为10139元,其他经济类型单位的平均收入为6436元,反映出不同经济部门的收入水平存在差异。
5、新都桥镇基本概况如下:地理位置:新都桥镇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的西部地带,距离康定县城约73公里。行政区域:新都桥镇隶属于康定县的管辖,是康定县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地域面积:该镇地域面积广阔,总占地面积达到503平方公里。人口情况:虽然人口数量不算多,但新都桥镇拥有约0.7万居民。
6、炉城镇,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东北部,作为州、县政府驻地,享有“川边锁钥”的美誉。这个镇的总面积达到了20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大约为1万人,为当地的重要居民区。镇内交通便利,318国道贯穿而过,为镇内居民和来访者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康定县是什么
1、康定县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首府。以下是关于康定县的详细信息:地理位置:位于中国四川省中西部,位于川西高原与四川盆地西部山地交界地带,主要以高山和山原为主。人口与民族:1990年人口为44万,当地有藏、汉、回、彝等多个民族。
2、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邮政编码是626000康定县,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是康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被誉为“世界屋脊明珠”,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康定县东邻雅安,南接凉山,西与** 自治区相连,北与阿坝州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3、康定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藏汉交汇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康巴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全市幅员面积16万平方公里,是以藏族为主,汉、回、彝、羌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
4、四川康定地区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也称为康定市。康定市主要居住着藏族人民,因此康定市的主要民族是藏族。藏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语言和传统。他们信仰藏传佛教,并且保留了许多传统的藏族服饰、音乐、舞蹈等文化特色。
5、康定县是藏汉交融的地区,藏族、汉族、彝族、羌族等多民族共同生活,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每年的“康定情歌节”和“环跑马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活动,都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作为甘孜州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定县在经济发展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6、康定(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即康定县。康定县位于甘孜州东部。北纬29°39';~30°45ˊ,东经101°33ˊ~102°38ˊ。东与宝兴、天全、泸定、石棉县交界,南接九龙、木里县,西邻雅江县,北靠小金、丹巴[1]、道孚县。东西最宽140公里,南北最长180公里,面积114275平方公里。
甘孜州府康定县气候怎样?那里容易的高原病吗?请告知!
1、总的来说,前往康定县旅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的气候温和,不会轻易引发高原病。只要做好适当的准备和预防措施,您就能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而难忘的旅程。
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都有哪些村子
1、瓦泽乡是康定县的一个美丽村庄,这里的藏族居民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藏族村民的日常生活,感受到浓郁的藏族风情。甲根坝乡以其独特的地貌和丰富的藏族文化而著名。这里有许多古老的藏族村落和传统的藏族建筑,游客可以在这里深入了解藏族文化。
2、根据2004年的行政区划,康定县下辖有三个城镇:炉城、姑咱和新都桥,以及十八个乡,包括雅拉乡、时济乡、前溪乡、舍联乡、麦崩乡、三合乡、金汤乡、捧塔乡、沙德乡、吉居乡、瓦泽乡、塔公乡、呷巴乡、普沙绒乡、甲根坝乡、朋布西乡、孔玉乡和贡嘎山乡。
3、第一条为新都桥 - 甲根坝乡 - 雅哈垭口- 玉龙西村 - 上木居;第二条为新都桥 - 沙德乡 - 贡嘎山乡 - 上木居。两条路均无班车,需在新都桥包车前往,包车价格为800元/车,或者选择拼车200元/人,人满出发。住宿上木居村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贡嘎山乡。
4、八郎生都村,海拨4200米。八郎生都村归属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物产丰富,天蓝水清,气候宜人,空气清新。
5、交通信息从新都桥到上木居村有两条路。第一条是新都桥-夹根坝乡-丫丫口-玉龙西村-上木居;第二条是新都桥-荫乡-贡嘎乡-上木居。两条路都没有班车,需要在新都桥包车去。包车价格800元/车,也可以选择200元/人拼车,人满了就走。住宿上木居村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贡嘎山乡。
6、塔公乡,一个坐落在中国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西北部的乡镇,其地域广阔,总面积达到714平方公里。这里居住着大约0.7万的人口,而国道317线贯穿而过,为当地交通提供了便利。
关于康定县和康定县邮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