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湖(呼伦湖号补给舰)

民俗风情017

呼伦湖名称由来

1、从《山海经》中的“大泽”,到唐朝的“俱伦呼伦湖泊”,再到辽、金时的“栲栳泺”,元朝的“阔连海子”,明朝的“阔滦海子”,直至清朝的“库楞湖”,直至最终形成“呼伦湖”的称谓。这期间,湖名的转变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地理认知。

2、呼伦贝尔得名于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呼伦是突厥语,即湖之意;达赉为蒙古语,即海的意思,所以呼伦湖又叫达赉湖。与呼伦湖相邻的另一个湖泊因盛产雄水獭,蒙古语称雄水獭为贝尔,所以,人便习惯称为贝尔湖。

3、而“呼伦”这一近代名称,源自蒙古语“哈溜”的谐音,意味着“水獭”;“贝尔”在蒙古语中意为“雄水獭”。这两个湖曾盛产水獭,因此按照蒙古人用动植物名称来命名山、河、湖、泉的传统,它们因此得名。

4、呼伦湖又名呼伦池、达赉湖、达赉诺尔,与贝尔湖互为姊妹湖。 历史曾称大泽、俱轮泊、阔连海子、虎图泽、玄寞池、库楞湖等。

5、呼伦湖的名称由来 呼伦湖在史前已经有人类居住。北齐称大泽,唐朝时称俱伦泊,辽、金时称栲栳泺,元朝时称阔连海子,明朝时称阔滦海子,清朝时称库楞湖,当地牧人称达赉诺尔(蒙古语,意为“像海一样的湖泊”)。

6、呼伦贝尔在蒙古语的意思在蒙古语中,呼伦河贝尔其实就是水獭的意思,而贝尔专门指的是雄性水獭。在古时代的蒙古人眼中,他们很喜欢用一些兽类作为一些山川河流的名字,而呼伦湖和贝尔湖旁因为有很多水獭,最近所以就得了这么个名字。因此,呼伦俩在龙骨人看来,无异于就是一片盛产水獭的两个湖泊的名字。

呼伦湖的概况是什么?

呼伦湖地处温带半干旱地区,东部有大兴安岭阻挡了从海洋吹来的潮湿气流,西部邻近蒙古高原,气候** 性特征显著。年平均气温仅0℃左右,气温年较差高达40~50℃。湖泊于10月中、下旬出现岸冰,到11月初全湖开始封冻,次年4月中旬到5月上旬方解冻,封冻期最大冰厚为3米。

作为中蒙两国的共享湖泊,乌尔逊河与贝尔湖相连,对当地的畜牧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达赉湖标准 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多样,包括永久性淡水湖河、季节性湖河和草本沼泽,其特殊地理位置和生态系统展现了稀有性、脆弱性和自然多样性,对于整个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呼伦湖是一个不规则的斜长方形,轴线从东北到西南,长93公里,最宽41公里,周长447公里,面积2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米,最大水深10米。呼伦湖的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另一个是克鲁伦河、乌尔逊河、达兰额洛木河的注入。呼伦是蒙古语哈柳的音译,意为水獭。因历史上湖中水獭众多而得名。

呼伦湖简介呼伦湖在哪里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中国第五大湖,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呼伦湖长93公里,宽41公里,平均宽32公里,面积2339平方公里,平均深7米,最大深10米。呼伦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东北第一大湖,全国第五大湖,第四大淡水湖。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呼伦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它坐落在呼伦贝尔草原西部的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和扎赉诺尔区之间。湖面海拔543米,呈不规则斜长方形,其长轴方向从西南延伸至东北,湖的总长度为93公里,最大宽度达到41公里,而平均宽度为32公里。

呼伦湖又名呼伦池、达赉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它长93公里,宽41公里,平均宽32公里,长447公里,面积2339平方公里,深8米,平均深7米,蓄水135亿立方米。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东北第一大湖,全国第五大湖,第四大淡水湖。 呼伦湖有多长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49亿亩,就是这样一片令人神往的土地。

呼伦湖是中国第五大湖**。呼伦湖,在中国湖泊中排名第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靠近呼伦贝尔草原的西部。这个湖泊的形状不规则,呈斜长方形,湖长93公里,最大宽度41公里,平均宽度32公里,周长447公里,展示了自然地理的多样性。呼伦湖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呼伦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又名达赉湖。湖水的补给除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外,主要来自发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东部的克鲁伦河,以及连接贝尔湖和呼伦湖的乌尔逊河。旧时呼伦湖北与海拉尔河相通,湖水最终泄入额尔古纳河。

关于呼伦湖和呼伦湖号补给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