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担任过哪些职务?
1、1952年,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出生于夏河县拉卜楞寺,担任第六世活佛。1957年,他开始崭露头角,成为甘肃省佛教协会的会长,同时也在甘肃省青联中担任副主席职务。1961年和1962年,他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成为中国佛教协会的副会长,同时继续在甘肃省佛教协会和青联中任职。
2、现任寺主主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活佛,1948年出生,担任过多项重要职务,对拉卜楞寺的管理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3、这位代表就是来自甘肃省代表团的藏族代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有位妇女望子成龙心切,为刚入学的儿子取了个长达80个字母的名字。这个名字便是以领袖、名人、学者及其家族祖先的名字组合而成的。
4、全名: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仁波切(blo-bzang-vjig-med-thub-bstan--chos-dyi-nyi-ma,1948-),亦名周本塔尔,男,藏族,1948年正月初二生,青海省刚察县贡玛部落人。
嘉木样的介绍
嘉木样活佛(藏文:འ;ཇ;མ;་;ད;བ;ྱ;ང;ས;་;བ;ཞ;ད;་;པ;་;,威利:';jam dbyangs bzhad pa)驻锡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格鲁派拉卜楞寺最大的活佛系统。
全名: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仁波切(blo-bzang-vjig-med-thub-bstan--chos-dyi-nyi-ma,1948-),亦名周本塔尔,男,藏族,1948年正月初二生,青海省刚察县贡玛部落人。
一世嘉木样初建时,只有80根柱子,1772年二世嘉木样扩建为140根柱子,可容纳3000僧人诵经。1946年,五世嘉木样又建了前殿院,至此,大经堂成为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10余亩的全寺最宏伟的建筑。
五世嘉木样活佛(1916—1947),著名的拉卜愣寺(甘肃夏河)的寺主,于1920 年9月22 日,在拉卜愣寺举行座床大典。其兄黄正清,藏名罗桑泽旺(1903—1997),曾任甘肃甘南州地方保安司令。抗战期间,黄正清率领拉卜愣的僧俗为前线捐献了购买30 架飞机的资金。
嘉木样·丹贝坚赞简介
1、嘉木样·丹贝坚赞,第五世嘉木样活佛,生于1916年西康理塘。1919年,由九世班禅与德哇仓活佛共同认定为第四世嘉木样的转世,赐号“善慧妙音圣智教幢”。1924年,他离开拉卜楞寺前往河州、兰州等地,1927年,在宁海镇守使马麒的宁海军离开后返回拉卜楞寺。
2、嘉木样五世丹贝坚赞聪明好学, 很有文化修养。他21岁(1937年)赴拉萨学法讲经期间,多次观看藏戏,并有所研究。三年后 ,他返回甘南拉卜楞寺,向朗仓活佛讲述了** 藏戏情况,同时将编写剧本和导演任务交给了朗仓。
3、1920年民国9年,五世嘉木样丹贝坚赞(即黄正光)坐床后,黄氏家族在拉卜楞寺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导致河南亲王对寺权的控制减弱。为寻求平衡,王母兰曼措在1937年倡议建立曲格寺,作为补偿措施。最初,曲格寺仅是临时的“赛德”寺院,仅有8个阿卡,随王府迁移,初期由32个元宝供养。
4、到了五世嘉木样·丹贝坚赞时期(1920年),青海河南盟旗的一位尼姑来到甘加白石崖修行,后经拉卜楞寺拉科活佛的许可,她在祁中噶尔(现今萨尔玛尼姑寺所在地)设立了修行地。为了满足尼姑们的修行和崇佛愿望,五世嘉木样大师不仅允许她们在此扎帐,还赠送了一副观世音唐卡供奉。
5、这是甘南南木特藏戏的雏形。南木特藏戏大都以歌颂正面人物为主,用丰富的想象,浓郁的神话色彩,大胆的浪漫主义手法表现戏剧情景,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色。南木特藏戏的产生是以1946年初在拉卜楞“囊佐颇章”大院内《松赞干布》公演为标志。
6、甘南藏戏,起源于1946年,与嘉木样五世丹贝坚赞的推动密不可分。这位活佛在拉萨学习期间,深受藏戏影响,回国后将编写剧本和导演任务交给了朗仓活佛。朗仓活佛在融合京剧元素的基础上,根据甘南实际创作了《松赞干布》等剧目,1946年冬在嘉木样宫殿首次公演,场面盛大,广受藏族群众欢迎。
嘉木样主要成就
1、嘉木样一世作为一位杰出的导师,其弟子广泛分布于格鲁派的各个教区,其中不乏对格鲁派政教事业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学术贡献丰富多样,著作被整理刻印的数量多达十五部,涵盖了显密二宗的深入研究、民族宗教历史的探讨、声明学、韵律学以及辞藻学等各个领域。
2、1957年,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活佛开启了他卓越的领导生涯,当时他被任命为甘肃省佛教协会的首任会长。此后,他的职务不断提升,相继担任中国佛教协会的副会长,全国青联的副主席,甘肃省政府的协副主任,以及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的副主任。
3、六十二岁时,他创立了拉卜楞寺,为佛教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七十三岁时,俄昂宗哲获得了康熙帝的极高荣誉,包括金册、金印以及';扶法禅师班支达额尔德尼诺门罕';的封号,这是对他杰出贡献的最高肯定。然而,就在次年,这位尊贵的活佛圆寂,留下了深远的教诲和无尽的敬仰。
4、1987年,六十岁的夏茸上师以六旬高龄,发愿游修一百零八泉,以传承《能断胜法》。他克服严寒和艰难,修持期间显现了诸多成就。在藏地,他以慈悲调解草原纠纷,赢得了牧民的信任。
5、早在寺主二世嘉木样久美昂吾(1728—1791年)时,他授意三世贡唐仓贡去乎丹贝仲美(1762—1823年)编写了《至尊米拉日巴语考释成就者密意庄严》一书,并将其中的“语考释”部分改编为“哈钦木”。这为“哈钦木”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背景。
6、一世嘉木样活佛在《吉祥金刚大威德教法源流三界尊胜成就库》中对大威德金刚的特点进行了系统阐述。
嘉木样称号由来
在拉卜楞寺的转世系统中,活佛们普遍被尊称为';嘉木样';,全名是';根钦嘉木样雅巴';。关于这个称号的起源,流传着不同的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在** 五世时期,掌管** 政教事务的第巴桑吉嘉措向拉萨的学者们提出了一个关于声明学的难题。
俄旺宗哲于1668年前往拉萨哲蚌寺郭莽学院求学,用八年时间完成一般需十五年才能学完的“五部大论”。他的智慧得到藏王桑杰嘉措的认可,赠予他“嘉木样雅巴”的称号,意为文殊菩萨般的智慧。甘丹赤巴,藏传格鲁派的至尊教主,不论出身,只凭德行、学问传承宗喀巴衣钵。
拉卜楞寺,这座创建于1709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重镇,位于甘肃省夏河县,其名源于活佛府邸的称谓。寺内曾拥有超过4000名僧侣,是现今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藏学府”。其规模宏大,建筑独特,融合了藏式与汉宫殿式风格,核心设施是大经堂,历朝历代不断扩建,是举行大型法会的重要场所。
在藏语中,拉卜楞寺被称为;噶丹雪珠达尔杰扎西叶苏旗卫林;,它的含义是;足喜讲修宏扬吉祥右旋洲;。这个寺庙的别名简称为;拉章扎西旗;。据说,第一世嘉木样大师选择了大夏河畔的扎西旗作为寺址,随后,随着拉章(佛宫)的落成,为了表示对大师的敬仰,寺名前加上了;拉章;,成为了;拉章扎西旗;。
佛殿音乐;道得尔;源于一个特殊的宫廷礼仪乐队,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拉卜楞寺。最初,这个乐队是为了支持嘉木样活佛的正式活动而设立的,包括上殿、讲经、宴请、出行以及迎送贵宾等场合。
贡唐仓活佛和嘉木样谁的地位高
嘉木样。在拉卜楞,是以嘉木样为中心,形成的一个等级分明的活佛体系。而贡唐仓活佛的地位仅次于嘉木样活佛,历代的贡唐仓活佛学识渊博,很有作为,他们为研究和弘扬藏传佛教做出了很大贡献。
出生时间,任职不同。贡唐仓出生于1926年逝世于2000年,嘉木样出生于1948年。贡唐仓任职** 甘丹寺第五十持,拉卜楞寺四大持的第一位、贡唐仓第六世,四川若尔盖人,嘉木样任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院长、甘肃省佛教协会会长。
第六世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现任要职,是拉卜楞寺四大赛赤之一的代表。拉卜楞寺的“四大赛赤”包括贡唐仓、萨木察仓、霍尔藏仓和德哇仓四大活佛系统,各具威望。拉卜楞寺不仅在宗教教育上严谨,还有独特的乐队和藏戏表演,以及丰富的绘画艺术和藏经楼的珍贵藏书。
六世贡唐仓活佛、六世嘉木样活佛、前中佛协副会长茗山大和尚等高僧大德都为希热布题词。他有多幅作品曾在北京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希热布的画作,想象力丰富,工艺精湛,营造出一种超自然的神秘氛围,创造出富有灵性的艺术作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八世德哇仓·嘉样图丹嘉措,在嘉木样大师和贡唐仓活佛的深切关怀以及广大僧俗积极帮助下,经过充分准备,于1995年拉开修复工程的帷幕,历经五年精心施工,使德哇仓文殊佛殿重显风采,至2000年夏季圆满落成。
回答:伟大的盛世工程 108米南山海上观音像建造始末2005-04-15 10:09:33人民网海南视窗4月15日消息: 2005年4月24日,来自海峡两岸、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的两万多名佛教信众将共同迎来一个他们盼望已久的、圆满的殊胜盛事———108米南山海上观音圣像开光大典。
关于嘉木样和嘉木样大师的妻子是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