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北方名山,不想做“小黄山”

旅游攻略027

河北保定,涞水之源,白石山雄踞在八百里太行山的最北端。因为集“雄”“奇”“险”“幻”于一体,白石山过去常被人称为“小黄山”。但当你真正亲近了这座因山体多白色大理石而得名的高山,你必然会发现其独一无二之处,白石山值得拥有自己的姓名。

白石山拥有我国唯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奇峰林立,直指苍穹。有人评价白石山“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张家界之秀”。去年9月,国家邮政局发行《太行山》特种邮票,白石山的风景“白石赤壁”跻身其中,标志着白石山历史性地成为“国家名片”。

01

遁入红叶白山间

从北京向西南驱车两三个小时,你会渐渐深入这片峥嵘之境。云山雾海中,起伏的奇峰怪石如迷阵,难怪古代传说这里是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一,有仙人在此修行。

秋季的白石山风景绝美,从9月中旬开始,树叶渐次变红,像是仙人不小心打翻了盛满朱砂的颜料盘,红色从山顶一路染向山脚。这漫山的红极富层次感,有郁郁的带点褐色的赭红,有如火焰般热烈的艳红,有似酒初醅的浅红,还有尚未完全褪去绿色的幽红,恰似少女脸颊上的一抹羞涩。

这座北方名山,不想做“小黄山”,第1张

沿着蜿蜒的山路踏红而上,整个人仿佛进入某种电影的置景地,一切像精心布置过的,山壁的白是背景,树叶的红是前景,斑斓的光影恰到好处,而游人就成了电影中的角色,在大自然导演的手笔中,一帧一帧地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这种大片的白色山壁并不多见,经过亿万年间的地壳运动和风化作用,原本的岩石变质、褪色,才形成了这种白色大理岩。早在1500年前,这一独特的白色山体就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留下了一笔,“山多白石,连峰纵拔,秀列若屏,时有晴云游弋其上,故曰白石山。”

这座北方名山,不想做“小黄山”,第2张

这座北方名山,不想做“小黄山”,第3张

@瘦弱的培根

在红叶白山间一路向上,当你终于登临主峰,必定会感受到“一览众山小”的美妙与壮阔。因为白石山的主峰海拔2096米,比周围的山峰都高出不少,被誉为华北平原西北隆起之“龙首”。站在山顶极目远眺,满眼是无边的秋意,天空触手可及,人好像无边的天地间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正像麦克法伦在《念念远山》中所写:“雄奇的高山给你更宽阔的视野,顶峰的风景赋予你力量。可是从某方面说,它也在消减你。自我意识因为视野开拓得以增强,却也遭到打击——山顶凸显了时空的宏大与深远,相形之下自我如此渺小,备受威胁。”

02

白石山“四绝”

峰林、怪石、云海、栈道被称为白石山“四绝”。

白石山拥有国内唯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峰林”二字名副其实,上百座山峰似林木般拔地而起,根根矗立,如剑如戟。山体线条硬朗,棱角分明,如刀削斧劈。白色大理石因结构原因很难形成完整的地貌景观,但在白石山却有如此壮阔的一片,在我国山峰构造中都是绝无仅有的存在,白石山也因此被选入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后来又和涞源野三坡、房山国家地质公园联合申报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这座北方名山,不想做“小黄山”,第4张

这座北方名山,不想做“小黄山”,第5张

@瘦弱的培根

当你在山间漫游,一定不会错过嶙峋的怪石。海洋的洗礼和岩浆的淬炼,给这里留下了难以尽数的地质遗址,形态各异的怪石就是最值得驻足的景观,也是拍照的绝佳点位。譬如“馒头石”,顾名思义,其形态酷似一个巨大的馒头,圆润而饱满,孤零零地坐落在山巅之上;再如“双雄石”,由两块相对而立、形态相似的巨石组成,如同两位并肩而立的英雄;还有“八戒娶妻”,好像猪八戒拱着嘴弓着背,一位“大胖媳妇”趴在背上,令人忍俊不禁……大自然经过亿万年的雕琢,才造就了这些奇特的地质景观。

这座北方名山,不想做“小黄山”,第6张

这座北方名山,不想做“小黄山”,第7张

这座北方名山,不想做“小黄山”,第8张

@YOUNG

山间因气流和温度的变化,时常会出现云山雾海的奇景。云雾时升时降,时卷时舒,厚如茧房,散如蝶飞,山峰也随之忽隐忽现。在云盘谷的山脊线上,你能饱览“风云际会”,冷暖空气激烈交锋,云雾飞速升上天空,在升烟井,云雾沿着崖壁,从底部直冲霄汉,恍若滚滚狼烟。你站在山巅赏云海,一阵风吹过,细密的凉意袭来,你也被温柔地包裹住,隐入云海之中了。

而在玻璃栈道上行走,观云海中的峰林和怪石,则可以将“四绝”一次性收入囊中。白石山的步行路线中,有约三分之一都是悬空栈道,堪称“中国栈道第一山”。其中玻璃栈道包括双雄玻璃栈道和飞狐双层玻璃栈道两处,不得不说,景区很会搞事情,脚踩透明玻璃,将万仞深渊尽收眼底还不够,还要配上玻璃破裂的声音,胆小的人真的会吓到腿软。

这座北方名山,不想做“小黄山”,第9张

@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