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名人馆(苏州名人馆要门票吗)

旅游攻略051

苏州城靠前 名人故居?

苏州唐寅园

唐寅园是个文化园林,它体现的是田园文化、江南造园文化和书画文化等高雅文化。在景区可以看到当代的才子唐伯虎和当代的才女秋香的现场诗,书,画美演,还有六如堂、桃花仙馆,名人馆,秋香扇庄,唐伯虎点秋香演出笙笑,苏州建城2500余年号称吴文化中心。它历年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旅游城市等等。

而唐寅园则是代表苏州文化的窗口。全国很多客人到此游览寻宝。国家部级干部不少于几十位来唐寅园参观并题诗提词。同时也有海内外华侨到此收藏具有增值及观赏价值的当代名人字画。

唐寅园是你全面了解那个妻妾成群,风流倜傥,潇洒一世的风流才子唐伯虎的好去处!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解放西路146号。

1、春在楼

位于吴中区东山镇松园弄底光明村9号,江苏省苏州东山镇有一座雕花楼,以其雕刻精美、结构奇巧,被称为“江南第一楼”。它是在上海做棉纱生意发了财的金锡之、金植之兄弟为孝敬母亲而建造的一座豪宅,由香山帮著名匠人陈桂芳设计,雇用250多名工匠,耗资15万银元,自1922年动工,历时3年才得以竣工的。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苏州唐寅园

又称唐伯虎文化园,是一处建于明代的古典园林建筑。坐落在苏州古城西南解放西路146号,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是江南第一才地,很多客人到唐寅园求才、沾才、得才。唐寅园是苏州园林中以展示唐伯虎艺术生平及明四家书画作品为主的,是在苏州了解唐寅文化、吴文化、中国书画文化的必到之处。

3、章太炎故居

位于苏州市锦帆路38号。章太炎1932年起多次来苏州讲学。1934年,购得锦帆路新式洋房一所,定居苏州,在此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章太炎故居当年被称为“章园”,西式花园洋房,大门朝南在体育场路8号,后门朝西在锦帆路。南部前院为南北两幢西式楼房,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章太炎当年藏书、著述、会客和生活起居之所,外观立面是中西合璧式建筑,清水砖墙,青平瓦屋面,大门柱子仿罗马式,木门窗既有苏州传统建筑风味,又有国外洋房气息。北部后院国学会遗址建筑已拆除,改建平房五间,为章氏后裔所居,现有章太炎衣冠冢,碑镌张大千绘章太炎像。

4、王鏊故居

又名苏州东山惠和堂,为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故居,位于陆巷古村中部的王家里,与粹和堂毗邻。惠和堂规模宏大,是一座明基清建的大型厅堂建筑,为古时官宦宅第的代表。总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主建筑深五进,纵轴三路,齐头并进。中轴线上有门楼、轿厅、大厅、堂楼、后楼和后花园;左轴线上有花厅、客厅、书楼、小花园;右轴线上有门间、茶厅、灶间、杂房、边楼等。左右均有长备弄可通,中间各有天进、石库门、风火墙相隔。廊轩、门窗制作精巧,梁柱用料粗壮,大多取材楠木。该堂中轴线上的主建筑为叶家清代所建,西侧书楼、照墙等是王鏊的故居,为明代建筑。

5、玉涵堂

即吴一鹏故居,俗称阁老厅,位于阊门外广济路东杨安浜16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吴一鹏(1460-1542),明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累官至大学士,出为南京吏部尚书。故居现有房屋可分三路,南向,前临小河(其西段已填塞),东近通关桥,过桥即山塘街。其正路偏东,第一、二进为楼,第四、五进是与两厢连通的走马楼。第三进主厅即玉涵堂,面阔三间16米,进深六檩14米,扁作梁架,东西两山墙贴砖细墙裙,青石鼓墩柱础,轩敞古朴,尚属明代遗构。除主厅外,均为清代建筑。

6、顾炎武(1613.7.15—1682.2.15)

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后人将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顾炎武墓地分亭林祠、亭林墓两部分。一九五六年,顾炎武墓及祠堂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7、叶圣陶故居

位于苏州市滚绣坊青石弄5号,是作家叶圣陶在苏州的一处宅第。1935年,作家将房产购下,略加修缮,作为自家的宅第。平房呈丁字形,有青砖廊道,有方形立柱,布局开阔,庭院内紫藤悬垂,小径逶迤。叶圣陶许多作品在这里完成。1984年底,叶圣陶将宅第捐献给国家,拟给各地作家来苏州体验生活时小住。1988年冬天,《苏州杂志》社迁入此处办公。

8、俞樾故居

即曲园,位于苏州市人民路马医科43号,2006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俞樾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得友人资助,购得马医科巷西大学士潘世恩故宅废地,亲自规划,构屋30余楹,作为起居、著述之处。在居住区之西北原有隙地如曲尺形,取老子曲则全之意,构筑小园取名曲园,宅门悬*** 书德清余太史著书之庐横匾。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堂前缀湖石,植梧桐,为俞樾当年以文会友和讲学之处。春在堂北突出一歇山顶小轩,名“认春轩”。轩北杂植花木,叠湖石小山为屏,中有山洞蜿蜒。

9、柳亚子故居

位于吴江市汾湖经济开发区黎里社区中心街75号,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亚子,(1887—1958),吴江黎里人,爱国诗人、南社发起人。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人权,字亚卢,再更名弃疾,字亚子,原籍北厍大胜村,十二岁随家人迁居黎里镇。柳亚子出身书香门第,少从母亲学唐诗,并受其父亲影响,赞成变法维新,醉心于《新民丛报》的 宣传。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他在家乡参加中国教育会,随即赴上海入爱国学社读书。

10、沈万三故居

位于周庄欢乐世界内,参照沈万三经商致富的各种传说和坎坷历史、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像、砖雕、漆雕、实景模型、版面、布景箱、泥塑、连环画等艺术手法予以展示,是个全面了解这个传奇人物的博物馆。在这里,以周庄为代表的水乡旅游文化和以沈万三为代表的商业文化有机结合,在欣赏优美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悠久独特的人文趣事。

苏州博物馆功能?

苏州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方性博物馆。它以收藏、展示苏州地区出土文物、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物、工艺美术品、民俗文物为主。藏品丰富,种类齐全,数量众多。馆内设有青铜馆、陶器馆、花卉馆、书画馆、民俗馆、玉器馆、瓷器馆、历代名人馆等,全面展示苏州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展览文物,如铜器、书画,陶瓷、工艺品、佛教物品、彩画等文物。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元旦,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苏州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中心。

能介绍一下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吗?

  阳澄湖镇  开放分类: 地理、江苏、行政  苏州相城区阳澄湖镇  阳澄湖镇位于苏州城区北侧,低处风光秀丽的阳澄湖畔,居苏州周边市区的核心,到苏州周边各经济开发区的距离均在30公里之内,半个小时之内均可到达。完成全球化经济转型的苏州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最有吸引力的城市,高速增长的GDP和财政收入为各级工业园的基础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保障,目前苏州已吸引世界各国众多巨无霸企业和500强企业,苏州已成为世界IT产业的中心。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阳澄湖镇工业园基础设施为“六通一平”,即道路、电、自来水、雨水、污水、通讯接口通到地块边缘,土地自然平整、无刚着物。 道路:由凤阳路、湘太路、苏嘉杭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及区内各级公路组成的交通网络;  用电:区域内有11万KV变电站一座,采用配电所、开闭所、线路调压器等形式,缩短低压线路,保证供电质量;  供水:日供水量50000吨,有DN500和DN400供水管网通至地块边缘; 雨水:区内实行雨、污水分流,雨水和污水管道铺设于道路之下  污水:区内有污水处理厂一座,区处理污水20000吨/日;  通讯:全镇电话普及率为80门/百户,全镇交换机容量约1.5万门。  快捷便利的交通  阳澄湖镇,正在成为苏州东北城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便捷的交通和独特的区位优势,直接接受着上海、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的经济辐射。苏嘉杭高速公路、苏州绕城高速公路,在阳澄湖镇分南北、东西方向穿过,形成“一互二口”的交通格局。阳澄湖镇南北方向与苏州沟通有5条交通要道一跨阳路、湘太路、新205省道、珍珠大道、205省道;东西方向的凤阳路东至昆山,西军无锡;本镇至苏州的公交车有84路、86路、87路。阳澄湖镇也是苏州第一个有镇内公交车,现有861路。  1、公路运输 四横:沪宁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3l2国道、3l8围道 四纵:苏嘉杭高速公路、205省道、204省道、苏虞张一级公路 二环:内环线、绕城高速公路  2、铁路 京沪铁路穿越苏州全境,目前,京沪高速铁路已通过专家论证,任规划之中。 货运站苏州西站,位于苏州新区北郊,距离阳澄湖镇30公里。  3、航空 苏州近距离的机场主要有: 卜海虹桥国际机场(距苏州80公里)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距苏州12O公里) , 南京固际机场(距苏州2OO公里)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距苏州l6O公里) 无锡硕放机场(距苏州40公里) 上述机场共300余条航线,直达国内外300多个城市。  4、航运  上海港:距苏州l00公里;年吞吐量1.65亿吨,l04个万吨级泊位。 配合上海国际航运枢纽的建设,苏州港按功能区分。  太仓港:同际集装篇中转港口及化工,能源等十散货大港。距苏州70公里;一期建设万吨级泊位30个,年吞吐能力45万标箱,120万吨件杂货。  张家港:距苏州80公里,年吞吐量800万吨,18个万吨级泊位。 常熟港:距苏州6O公里,正在建没中,计年吞吐量150万吨,建有12万标箱码头和3O万吨通用码头各一座  京杭大运河:从苏州新区东部通过,全年可通航3000吨次航舶。年水运鼍达5800万吨,可承载集装箱运输  快速增长的工业经济  阳澄湖镇工业经济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形成纺织、丝绸、印染、电子、灯具、化工、机械、建材、服装等各类生产企业,工业基础良好,门类齐全,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区委、区政府对区产业布局的规划,在符合国家制订的指导性产业政策的前提下,结合本镇的实际情况,原则上不再引进化工、印染等有严重污染的企业,按照全镇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阳澄湖的特定地理位置,凸现优势,推进优势,以优势替代优惠,着力引进高投入、高科技、高税收、高就业、无污染的工业项目。  1、阳澄湖工业园:准备规划5平方公里,首期启动1平方公里,计划招商有资金实力、有开发经验、有项目投资的公司来投资建设开发基础设施。  2、阳澄湖工业园标准厂房的投资建设项目。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项目。  4、机械制造业项目,重点招商科技领先的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产业项目。  5、汽车、摩托车零部件、金属制品制造业项目。  6、新型建材、塑料业制品制造项目。  7、跨国公司、科技院所(校)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企业孵化中心的投资开发.  蓬勃发展的三产服务业  阳澄湖镇在全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上,我们要充分利用阳澄湖得天独厚的地理 位置、优美环境、自然风光等来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促进全镇经济的协调发展,积极营造 美好的人居天堂;  (一)、适宜引进一些旅游观光的农业项目。如沿湖开发万亩莲花,千米芦苇荡,种植 农作物供游客劳作或观赏等,推出各种旅游景点和特色节目配套,相应开发建设高档宾馆、 餐饮、集商业为一体的湖畔休阑度假项目,真正成为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二)、开发阳澄湖镇湖滨新镇区8万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商业街项目、物 流、货运、仓储中心的建设与经营项目。  (三)、引进文化展馆项目:如大闸蟹博物馆、渔具馆、传统农具馆、民族服饰馆、阳 澄湖名人馆、抗日革命纪念馆等项目。  现代生态的农业  湖中绿洲一一阳澄湖镇坐落在碧波荡漾的阳澄湖中,把阳澄湖分成东、中、西湖, 有二个半岛一一主岛和莲花岛,呈美人腿扦入其湖中,形成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全镇环 湖总面积3 O平方公里,三面环水,湖岸线长1OO多公里,拥有阳澄湖水域面积1O万亩,内 江湖面积5万亩,耕地7.5万亩,年产鱼、虾、蟹1O800吨:水产品极其丰富,有67种鱼 类,其中清水虾、清水鳜鱼、清水大闸蟹被称之为“阳澄湖三绝”,尤以阳澄湖清水大 闸蟹驰名中外,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清水大闸蟹之乡”,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 阳澄湖大闸蟹驰名商标.  1、适宜引进对阳澄湖水产品无公害、科技型、环保型的养殖;开发水产品的储藏与 深加工项目。  2、阳澄湖镇奶牛养殖已成规模,目前奶牛数量达50O头,年产牛奶达25O0吨,适宜 乳制品项目的开发:  3、阳澄湖镇紧靠苏州工业园、苏州高新区,交通便捷、水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气 候适宜,年平均气温达16 c,无霜期234天,平均日照时数为21OO小时,平均辐射总量为 每平方厘米1154千卡,年平均降水量为11O0毫米,平均降水日数为134天,年蒸发量为 1576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9度,是生产经营花卉苗木和开发种植业的理想之地,有利 于花卉、蔬菜(大棚)等植物的生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 量、环境要求也提上了日程.企业地绿化的要求比较高,花园式的工厂比比皆是,此 外,花卉苗木还迈进了私人的庭院。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大,苗木市场的开阔,适宜引 进有技术、有实力、有经验的花卉项目来合作、生产、销售

苏州名人馆有哪些名人?

苏州市名人馆位于苏州市人民路2075号、北寺塔北400米处公共文化中心内,名人馆中展示的445位姑苏先贤,是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精彩实证。

名人馆建筑面积2368平方米,展陈面积1500平方米。全馆陈列以苏州历史名人、状元宰相和两院院士共计445人为展示对象。其中的历史名人中有吴地始祖泰伯、仲雍,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夫差,三国时吴王孙权,“六朝四大家”中的陆探微、张僧繇,以及南朝时编著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的顾野王,唐朝时书法家“草圣”张旭、“塑圣”杨惠之,北宋名相范仲淹,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明代大学士王鏊和“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通俗文学代表冯梦龙,以及被称为“蒯鲁班”的香山帮匠人鼻祖蒯祥。清代史学家顾炎武,虞山诗派领袖钱谦益以及苏州“贵潘”一族代表大学士潘世恩及其孙潘祖荫。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章太炎,退隐苏州的民国元老李根源,近代曲学大师吴梅,南社创办人柳亚子、陈去病,以及被称为苏州文化界三老的程小青、范烟桥和周瘦鹃等。

叶圣陶日记有哪些史料价值?

124年前,叶圣陶出生在苏州的一个平民家中,他是从苏州走向全国的一代师表。为了纪念这位杰出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今天上午,由苏州美术馆和苏州市名人馆主办的“‘俯仰两无愧’——叶圣陶文献展(第一期)”在叶圣陶的故乡开幕。

展览分为“未厌”书斋与“海棠”花园两个部分。“未厌”书斋中,“笃思好学”、“倾心文教”、“开明夙风”、“西南羁绪”、“涓泉归海”、“忆昔吾苏”六大板块展现了叶圣陶在峥嵘岁月中践行孟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君子之道。“海棠”花园中,“合韵似鸣琴”、“团聚惬余怀”、“故交独拳拳”三大板块表现了叶圣陶与妻子相濡以沫、与子女慈爱关切、与友朋敦厚诚挚之情。

圣陶日记、西行日记、东归日记与北游日记

本次展览得到叶圣陶之孙叶永和夫妇、孙女叶小沫女士的大力支持,共展示叶圣陶日记手迹38页,父子家书4封,冰心、老舍、郭绍虞、朱自清等友人信札20通,以及叶圣陶亲手整理并作说明的老照片150张等。其中,叶圣陶日记手迹与友朋信札均为首次公开展示。展览还得到了叶圣陶纪念馆和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的鼎力相助。

“实在没想到能看到那么多叶圣陶亲笔的日记手迹。过往只是零零碎碎看到印刷体的叶圣陶日记。”参与展品征集的苏州市名人馆管理部工作人员薛懿告诉记者,叶圣陶的日记保存得非常完整,随着人物轨迹包括圣陶日记、西行日记、东归日记、北游日记,除了抗战时期因日军轰炸散失的部分之外,全部留存至今。“他的日记都是由他本人手工装订,光是苏州时期的日记,就有22本竖版装订本。”她说。

“17岁时,爷爷开始写日记。从这时起,直到过世,无论是战时还是和平时期,一直在坚持。爷爷写日记的初衷是为了自省,记录自己的过失,以求不再重犯。不过从一开始,他在日记中所记的,就不只是检讨和改过,更多的是他的学习、生活、工作和交友,写的是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各个时期中国的面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叶小沫说。

关于苏州名人馆苏州名人馆要门票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