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牡丹爱芍药的诗?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出自唐朝诗人徐凝的作品《牡丹·何人不爱牡丹花》,其古诗全文如下:\n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n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n 【注释】\n ①牡丹:属毛茛科植物,又名木芍药、洛阳花,初夏 开花,单生,大朵,一般有 红、白、紫三色。\n ②占断:占绝。独占的意思。\n ③好物华:美好的景物。\n ④洛川神女,即“洛神”。三国魏曹植作有《洛神赋》。传说宓(伏)羲之女,名宓妃,溺洛水而死,遂为洛水女神。洛川:洛水。(见《文选》卷十九《洛神赋》注)。\n ⑤破:突破,超出、胜过的意思。
牡丹诗句经典?
1 经典2 因为牡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花卉,在文学作品中广泛被运用,尤其是诗歌中,牡丹的形象描写更是层出不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诗句。3 以下几句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如梦令》“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关于牡丹的诗句经典的有:
1、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赏牡丹》
2、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
出自唐代佚名的《菩萨蛮·牡丹含露真珠颗》
3、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出自唐代徐凝的《牡丹》
清平调·其一
唐 ·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牡丹花
唐 · 罗隐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思黯南墅赏牡丹
唐 · 刘禹锡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诗句“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作者:白居易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牡丹芳》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赏析】 在白居易的笔下,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巧妙的拟人等等,融各种艺术手法于一炉,使这首诗犹如一幅国画,工笔之处细腻,写意之处驰骋,把牡丹的丰姿神韵韵,尽行托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唐人吟咏牡丹诗歌的语言,以浅切、流畅为主,象白居易的诗意深词浅,思苦言甜。(袁枚)他的《买花》诗以欲见之者易谕(白居易)为目的,写的平易近人。其他诗人牡丹诗的语言也都表现了这一特点。
如令狐楚有首《赴东都别牡丹》 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语言简朴,明白如话,爱花之情,离开长安这牡丹花都前往东都洛阳的惜别之意溢出诗外。
刘禹锡也写了一首《和令狐楚公别牡丹》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西就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同样是浅切流畅,话别之中含有深深的蔚藉。两首诗合在一起读,如话家常一般,却又含有深情,运用白描手法创造出一个情深词显的优美境界。
正因为这种语言浅切流畅的特点,才使诗人较多地运用了白描手法,几笔便勾出一幅生气盎然的图画,含不尽之意于诗外。徐凝有首《牡丹》诗: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诗中有典故,有想象,有夸张,有拟人,但诗的语言又是十分流畅、生动的,读起来朗朗上口,借助白描手法,天然之中见真谆,发人清新之思。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浅切流畅的语言,使诗歌易唱、易记,便于流传。
盛唐诗人李正封有两句描写牡丹的诗:国色朝酣洒,天香夜染色。含蓄、典雅,对仗工整;刘禹锡《赏牡丹》诗中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句,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都把牡丹推崇到国花的地位,但是流传至今,李正封的诗句被后人简化为国色天香,而刘禹锡的诗句却完整地为人们传咏,这个例证生动地说明浅显、流畅的诗句,更利于流传和让人接受。 唐人吟咏长安牡丹的诗歌,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唐以后描写牡丹的作品日见繁多,引起了历代作家对牡丹极大推崇,成为我国咏物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还发展到别的艺术领域,当词兴盛起来,宋朝前后的牡丹也成为词的吟咏对象。再往后的曲、戏剧、小说等文艺体裁也都出现一些描写牡丹的作品,同时还产生了许多趣闻、轶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等。唐人吟咏牡丹诗歌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美,加深和影响了我国人民对牡丹的喜爱。
牡丹仙子诗词?
诗词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红牡丹》
唐·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描写牡丹靠前 名诗?
关于描写牡丹靠前 名诗如下:
1、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赏牡丹》
2、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出自宋代叶清臣的《贺圣朝·留别》
3、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
出自唐代佚名的《菩萨蛮·牡丹含露真珠颗》
4、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出自唐代徐凝的《牡丹》
5、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牡丹芳》
咏地藏殿牡丹一茎五花
朝代:宋朝|作者:钟离景伯
春风荣万木,此卉异常葩。
海角逢三月,僧房见五花。
馨香惊俗眼,灿烂照高牙。
公子休追赏,如来会上夸。
《牡丹》
唐代: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关于何人不爱牡丹花和花开富贵何人不爱牡丹花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