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什么战斗最出名?
井冈山战斗当中,最出名的是黄洋界战役,因为黄洋界战役地处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区,作战环境非常艰苦,并且以多胜少取得了最辉煌的战功
黄洋界保卫战。
黄洋界保卫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次战斗。黄洋界位于井冈山北面,海拔1300多米,雄峰耸立,陡不可攀,是井冈山的险要哨口之一。
为了纪念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1960年10月,井冈山人民在黄洋界建造了一座纪念碑,木质结构。1965年冬,井冈山管理局在木质碑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纪念碑,碑的正面是*** 手书《西江月 井冈山》。
答:黄洋界保卫战。
黄洋界保卫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次战斗。黄洋界位于井冈山北面,海拔1300多米,雄峰耸立,陡不可攀,是井冈山的险要哨口之一。
1928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主力在湘南行动受挫后转移到桂东。红4军前委书记*** 率领第31团第3营由井冈山赴桂东接应主力,第32团和第31团第1营留守井冈山。
8月中旬,*** 湘军和赣军共5个团,准备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2次“会剿”。
红4军第31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等得悉敌人即将进攻的情况,根据*** 坚守井冈山的指示,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的支援下,组织部队利用山险,设置竹钉,构筑工事,进行作战准备,等待主力回师,共同粉碎*** 军的“会剿”。
8月下旬,*** 军趁红4军主力在湘南欲归未归之际,对井冈山根据地发起第2次“会剿”。
30日晨,湘军第8军2个团由酃县(今炎陵)出发,在赣军一部的策应下,向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发起进攻。黄洋界位于井冈山主峰北面,扼山险要道,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红军第31团第1营2个连凭险据守,连续打退湘军多次猛烈攻击。
30日下午,正当湘军重新组织进攻时,红军以仅有的1门刚修复的迫击炮,轰击其在源头的后续部队。湘军误以为红4军主力回山,惧怕被歼,当夜撤回酃县。赣军闻讯后,亦停止策应湘军的行动。
黄洋界战斗的胜利,为红4军主力回师井冈山,打破*** 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2次“会剿”创造了条件。黄洋界保卫战时,*** 正在向井冈山回军途中。这次战斗并非*** 直接指挥的。
*** 率部下下井冈山后,于1928年8月23日在桂东与** 、陈毅所率队伍会合,并于1928年9月上旬回到位于井冈山南麓的黄坳。
1929年初 谁率领红四军主力三千六百多人离开井冈山?
1929年一月四日至七日,*** 在宁冈县柏路村主持召开前委、湘赣边界特委、红四军军委、红五军军委联席会议,传达和讨论** 六大决议,并着重研究如何粉碎*** 军队这次会剿的部署。
柏路会议经过讨论,决定采取攻势的防御方针;由红五军改编的红四军第三十团和袁文才、王佐的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统归彭德怀、滕代远指挥;*** 、** 率领红四军主力第二十八团、第三十一团及军直属队出击赣南,以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
1929年1月14日,*** 、** 率领红四军主力三千六百人从井冈山茨坪等处出发,经遂川,向赣南进军。由红五军改编的红四军第三十团和袁文才、王佐的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统归彭德怀、滕代远指挥。
井冈山突围到闽西的历史?
*** 率领的红四军下井冈山后,敌死死咬住、尾追不放,历尽艰难,一路受挫,后终于在瑞金大柏地打了胜仗,得以休整。由于井冈山失守,红四军已无法回去,只得转战赣南、闽西,另辟根据地。
进入闽西不久,便在长汀打了一个大胜仗,歼灭当地军阀一个旅2000多人,击毙罪大恶极中将旅长,从而揭开建立闽西、赣南根据地乃至中央苏区的序幕
朱毛率红军主力四干余人下井冈山,直指赣南。尔后,在大泊地消灭了尾随的敌人两个团,转身向东进入闽西,消灭了驻长汀敌人一个旅,并与闽西红军会师,使闽西与赣东(端金一带)连接成一片,这就是后来中央苏区的雏形。
关于井冈山跟团游和井冈山七日游跟团行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