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与汤圆(元宵与汤圆最大区别)

旅游攻略053

元宵和汤圆的区别是什么?

汤圆与元宵是根本不同的两种小吃,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的区别:元宵是先调配出馅心用料,压实后切成比“色子块”略大点的方形馅心。然后在一个大簸箕里面撒上糯米粉,不断晃动簸箕,像滚雪球一样,滚出一个个元宵。

而汤圆则是先用糯米和出柔软的糯米面团,然后做好剂子,里面包入各种不同的馅料,慢慢收口包好,然后在手心中再反复团圆。

1

元宵——是摇出来的

汤圆——是包出来的

2

元宵——粗糙掉粉

汤圆——水分多,易露馅

3

元宵——较硬,有嚼劲

汤圆——较软,光滑软糯

4

元宵——口味单一,甜口为主

汤圆口味丰富,咸甜荤素

5

元宵——煮的时间长,要10分钟以上

汤圆——煮的时间短,3至5分钟就好了

6

元宵——煮后的汤,因为生糯米粉吸水变浑汤

汤圆——煮后的汤是清汤

7

元宵——比较娇气,冷冻容易开裂,所以保质期比较短,都是现场售卖

汤圆——可以冷冻起来,所以保质期比较长

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

首先是做法的不同,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做汤圆,先要把生糯米粉和成粉团,然后把各种馅料包进去,和包饺子差不多,最后搓圆圆。汤圆的大小有很多种,除了常见的大小,还有珍珠一样的小圆子,或是比乒乓球还大的肉汤圆。做元宵,则是把硬硬的馅料切成小块,蘸上水放在铺满生糯米粉的簸萁上滚啊滚,边摇边洒水,最后滚成一个圆球,一簸萁出来的元宵,大小个头也不是那么均匀。所以汤圆的表面光滑黏糯,元宵的表面没有汤圆光滑,有点坑坑洼洼的。

第二是原料上的不同,皮和馅都有一些区别。元宵的馅儿像硬糖块一样,以甜口为主,黑芝麻、山楂、豆沙、巧克力等口味比较常见,外皮是生糯米粉。汤圆的馅儿要软很多,跟包子馅儿差不多,口味也丰富很多,除了传统的黑芝麻、花生外,还有鲜肉、荠菜、水果等等口味,咸甜荤素一网打尽,外皮是糯米粉团。

第三是烹饪习惯的不同,元宵和汤圆煮制的时间不一样,也有各自独特的做法。煮元宵的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10分钟以上,中途还是点两三次凉水。煮汤圆的时间要短一些,几分钟就好了。此外,元宵还会炸着吃、蒸着吃、烤着吃,甚至还有拔丝元宵;汤圆还是以煮为大趋势,但也有贵州的酸菜炒汤圆。

第四口感和储存方式的不同。元宵口感偏硬,汤圆则讲究一个软糯。而且煮好之后,汤圆的汤是清汤,而元宵的汤因为生糯米粉吸水而变得浓稠,所以传统相声里会有喝元宵汤喝饱的段子。另外汤圆可以冷冻保存,所以现在全国各地无论什么时候都能买到速冻汤圆。而元宵的储存时间更短,因为生糯米粉特别容易吸水,吸水后就容易开裂,所以除了专门做元宵的店面,大多数的店只在元宵节前后几天制作售卖,冷冻元宵的保质期也要比汤圆短很多。

其实,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都寓意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除了美好寓意外,吃一口都是软糯Q弹,甜香满口,因此深受大家的喜爱。

汤圆和元宵有什么不一样?

汤圆和元宵的区别是:

1.制作工艺大不同。有那么一句话,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元宵需将和好并凝固的馅切成方形小块,再放在干糯米粉上滚成圆形,比较费时费工。而汤圆的制作方法则稍简单一些,先用糯米粉做皮,然后像包饺子一样把馅料包进去,揉搓成圆形即可。

2.馅料不同。元宵的馅料相对单一,传统元宵以甜馅为主,多为白糖芝麻、桂花什锦等。汤圆的馅料通常更为丰富,涵盖甜咸荤素。

3.口感、汤水不同。元宵的口感比较硬实。而且由于有糯米粉的粘黏,元宵煮出来的汤会稍浓。汤圆的口感偏软。因为面团是提前揉好的,不会像元宵一样粘了很多散粉,所以煮的时候汤水比较清淡,不会有浓稠感。

元宵与汤圆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一、地域不同

元宵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是北方的一种传统小吃;而汤圆主要流行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是南方的经典小吃;

二、食用时间不同

北方的元宵主要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食用;而南方的汤圆除了元宵节,在除夕、冬至、春节及重大节日都会吃汤圆;

三、做法不同北方的元宵是“摇”出来的:先调制出馅料,然后再切成小方块,沾点水,放在满是糯米粉的大簸箕里来回滚,像滚雪球一样,最后滚出一个个元宵。

南方的汤圆是“包”出来的:先把糯米粉和成面团,然后再做出圆形的剂子,放各种不同的馅料,再把面团口抱紧,在手心中反复搓成团圆。

四、馅料不同

北方元宵的馅料较单调,主要以黑、白芝麻搭配花生碎,再加入白糖、面粉、植物油,调配而成,以甜口为主,制成后的元宵一般为白色;

南方汤圆的馅料较丰富,除了传统的黑、白芝麻、花生馅料外,还有巧克力、红豆沙、鲜肉等多种馅料,可甜可咸,可荤可素;另外,南方的汤圆皮因添加的食材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用南瓜、红心火龙果汁、黄米、紫薯、菠菜汁等天然色素制成的汤圆颜色就颇为丰富;

五、外形不同

北方的元宵个头相对较小,一般大小如一颗大枣,因元宵是滚出来的,表面往往不太光滑,质地也相对松散,煮熟后体积迅速膨胀变大,锅里的汤水较混浊;

南方的汤圆是包制而成的,个头相对较大,一个汤圆有2-3个元宵大小,表面要光滑得多,质地较紧实,煮好后个头不会膨胀,锅里的汤水较清澈。

另外,南方还有一种没有馅的实心小汤圆,叫“小圆子”。

六、口感不同

元宵口感比较硬,而汤圆相对则比较软。

七、储存方法不同

元宵因外层粘满干糯米粉容易吸水,冷冻后容易开裂,且味道会变,保质期较短,一般最多3天,最好是现做现吃;

汤圆可以冷冻起来,保质期在6个月到12个月左右,相对较长,可以随吃随取,省事又方便。

无论是北方的元宵还是南方的汤圆,都有着阖家团圆、幸福美满、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也都寄托了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

1、做法不同

南方的汤圆是「包」出来的;北方的元宵是「摇」出来的。

汤圆是把生糯米粉先用热水或冷水和成粉团,然后把各种馅心包进去,搓成圆圆的,表皮光滑黏糯。

元宵是要先做好固体的馅儿切成小块儿,蘸上水,然后在放慢生糯米粉的筛漏上摇啊摇啊摇,边摇边撒点儿水,等馅儿全滚上粉滚成圆球,表皮干燥松软、偏薄。

2、馅料不同

汤圆的馅偏软,咸甜荤素选择众多;元宵的馅偏硬,一般单一甜口为主。

汤圆馅儿可盐可甜,可荤可素,除了最为传统的黑芝麻、五仁、豆沙、山楂馅儿,还有很多粗粮、水果、鲜花口味的,以及丧心病狂的梅干菜烧肉、香菇鲜肉馅儿。

元宵相对单一都是甜口的,传统为主,黑芝麻、豆沙都是常见的馅儿。

3、吃法不同

汤圆多是煮着吃,也有炒着吃的;元宵多是炸着吃,也可以煮着吃。

汤圆煮熟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大概3~5分钟浮起来就好,煮后的汤是清汤。

元宵煮熟需要的时间长些,往往要10分钟以上,煮后的汤因为生糯米粉吸水变成浑汤。

4、储藏不同

汤圆可以冷冻起来,所以保质期比较长;元宵冷冻容易开裂,所以保质期比较短。

因为汤圆比较容易储存,所以全国各地都能买到速冻汤圆,全年也都可以吃到。南方有些地区会在春节、冬至等日子吃汤圆。

而元宵稍多放几天或者冷冻后,就容易开裂,保质期很短,通常都只有北方能够现场制作、当日售卖,更像过节有气氛。

制作方法和形状

汤圆和元宵的不同主要在于制作方法和形状1。汤圆是包出来的,先把生糯米粉和成粉团,然后把各种馅料包进去,最后搓成圆圆的,表皮光滑黏糯。而元宵是滚出来的,先把硬硬的馅料切成小块,蘸上水放在铺满生糯米粉的容器内滚啊滚,边摇边洒水,最后滚成一个圆球。所以汤圆的外观光滑,而元宵的表面没有汤圆光滑,有点坑坑洼洼的。此外,汤圆的馅偏软,咸甜荤素选择众多,而元宵的馅偏硬,一般单一甜口为主

元宵与汤圆有什么区别?

1、元宵与汤圆的首要区别就是南北方差异的特点,北方人粗犷豪放,南方人温柔儒雅。在口感上元宵比较硬,汤圆比较软。

2、元宵的做法主要是依靠馅料裹上糯米粉,然后不断的摇,最后会在馅料外面包裹很多层糯米粉,煮熟时馅料也是硬的;汤圆的做法类似包饺子,也就是弄一层糯米面皮将馅料包裹上,馅大皮薄。因此,元宵的馅料比较少,汤圆的馅料比较多。

3、元宵与汤圆馅料的种类也不一样。类似于粽子,北方人喜欢红枣甜粽子,有人在吃的时候还要蘸白糖,而元宵也主要以红糖、黑芝麻、山楂等甜料为主;南方人喜欢肉粽、咸粽子,而汤圆也有肉汤圆、火腿汤圆等咸汤圆,近几年汤圆在北方流行起来之后也出现了甜料的汤圆。

4、元宵由于皮厚馅少,在煮的时候需要较长时间,记得小编一次煮了半个小时元宵,里面还很硬;汤圆由于只有一层薄皮,一般煮几分钟就能熟透,吃起来口感也很好。

5、元宵在煮熟后,里外仍然很厚实,馅料和面皮还很有嚼劲,北方人一般很中意这类感觉。汤圆在煮熟后里外糯软,吃的时候可以直接吃到馅料,一般南方人更为喜欢。近几年交通发展迅猛,各地区早已经都能吃到元宵和汤圆了。

6、据说中国近代以前都叫元宵,没有汤圆这一称呼。在袁世凯称帝后,由于“元”与“袁”同音,便将元宵更名为汤圆,是否属实还有待大家去考证。

元宵和汤圆的不同?

1.样貌不同。它们的外观是不同的,他们相似,但并不代表他们相同。元宵的外表呢,是浮着粉的,是元宵,看上去有一种垂坠感。而汤圆外表是光滑无比的,就像一颗银白色的玛瑙球。

2.口感不同。其次就是汤圆和元宵的口味也是不同的,元宵嚼起来呢非常的有嚼劲的,吃起来是也是QQ弹弹的口感,而汤圆则是软软糯糯的,是吃起来有一种粘牙的感觉。

关于元宵与汤圆和元宵与汤圆最大区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