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行节假日旅游景区开放管理

旅游攻略049

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是一个超长版的迷你长假,也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迷你长假。 如何全力做好5月1日假期旅游景区的开放管理工作? 各大旅游景区在“客流预测、重点区域引导、综合应对管控措施”等方面是否做足了工作? 4月27日,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召开2020年五一全省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要以防控为主,进一步加强景区开放管理,确保节日期间旅游景区安全有序。 会议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张晨元主持。 会上,来自北京、吉林、管委会、敦化、吉安、长春世界雕塑公园等景区、景区的代表详细介绍了疫情防控、景区人流控制等情况。 吉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董维仁就节日期间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地把旅游景区开放管理作为全省旅游景区开放管理的主要任务五一假期,建立了五一假期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工作机制,落实旅游景区“控交通、防聚集、重防护”等各项措施。 为确保五一假期吉林省旅游景区和文化旅游市场开放顺利运行和有序管理。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迪强调七项重点工作:要抓好重点区域、重要节点管理。 从游客流向出发,加强对旅游活动全过程的管控,重点关注景区入口、重要旅游点、购票、餐饮等游客易出现拥堵的区域。 采取针对性措施,严格防止人员瞬间聚集。 因地制宜,提前开园时间、提前设置卡口、开设多个入口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当前景区入口压力。 需要增加人员配备并提供及时的建议。 要根据旅游景区现状和特点,优化旅游参数。 要推动预约制建立和健康码管理。 通过实施定时预约制度,引导游客定时入园、错峰出行、门口交通管制,将被动的现场疏导转变为出行前的规划和主动引导。 避免游客出行时间过度集中。 全面开展扫“吉祥码”、“人人有一码,对码行动”的健康信息码管理行动。 要合理控制景区人流。 要引导景区特别是游客较多、人群容易聚集的景区,根据自身承载能力和疫情防控需要,合理控制接待人数。 对景区入口、核心、连接点、狭窄路段等区域,应根据瞬时承载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灵活的交通管制措施。 优惠活动需谨慎,加强应对、规范和管理。 对落实的各项优惠和减免措施,要扎实做好前期预案,全面加强持续监测,严格控制风险。 应加强应急演练。 要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开展演练,检验景区疫情防控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推进智慧景区建设。 进一步加快智能导航、交通监控、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旅游景区的应用。 应加强监测和检查。 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加强对重点旅游景区的关注和监督检查,派出督导组对旅游景区开放和旅游安全进行现场督导检查。 对防控责任不落实、管理措施不到位的旅游景区,要及时报告,督促整改,必要时通报相关部门追究责任。 杨安迪强调,要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加强旅游包机管理,做好火灾防控; 应用程序监控; 做好假期作业和信息汇报工作; 发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