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工”搭建平台“非遗”进景区

旅游攻略049

我省深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理念,借鉴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启动“山东手工”推广工程,在风景如画的地方积极推介“山东手工”。 。 该市沂南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景区,作为推进“山东手工”工程的重要途径。 积极探索动态文化遗产新模式,鼓励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 沂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全面覆盖。 竹泉村风景区“留住乡愁”,以乡村记忆打造。 院内不同区域展示了草编、竹编、金银编织,现场制作黄家粉丝,供游客体验红石寨景区区域; “红石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左氏糊雕2022年春节“虎宝宝迎新春”登上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 沂蒙影视基地大院里的沉浸式情景喜剧《沂蒙四季》在唐邑市热火朝天; 智胜汤泉,汇聚沂南著名的大庄烧鸡、高莱德烧鸡,搭配著名的李酒石酒饮,赏沂南、享受沂南。 味道好、样子漂亮、可买可卖,逐渐形成了产业链。 沂南县资源丰富,2021年将创建全国旅游示范县,拥有A级景区十多个,其中4A级景区5个。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的红色文化、红嫂故里、美丽的朱泉村的休闲文化、圣贤诸葛亮的历史文化等。 形成了江北“古红绿泉”独特的旅游模式。 。 尤其是民族田园综合体朱家林村,具有“石屋石干墙”的建筑风格,鸟瞰群山环抱的小平原。 村里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 。 借助“山东手工”项目和景区“非遗”引进,非遗项目产业化生产潜力巨大,扎根赚钱,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