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蔚”字的诗句?
《感讽五首》李贺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
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
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
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
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
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
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
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
县官踏餐去,簿吏复登堂。
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躃躃。
我待纡双绶,遗我星星发。
都门贾生墓,青蝇久断绝。
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
皇汉十二帝,唯帝称睿哲。
一夕信竖儿,文明永沦歇。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
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
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
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
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
星尽四方高,万物知天曙。
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
君平久不反,康伯循国路。
晓思何譊譊,闤闠千人语。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叶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李白送别枯桑下,凋叶落半空。
我行懵道远,尔独知天风。
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
何时一杯酒,更与李膺同。
《春思》罗隐荡漾春风渌似波,惹情摇恨去傞傞。
燕翻永日音声好,柳舞空城意绪多。
蜀国暖回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
可怜户外桃兼李,仲蔚蓬蒿奈尔何。
《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淙》岑参昨夜云际宿,旦从西峰回。
不见林中僧,微雨潭上来。
诸峰皆青翠,秦岭独不开。
石鼓有时鸣,秦王安在哉。
东南云开处,突兀猕猴台。
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
喷壁四时雨,傍村终日雷。
北瞻长安道,日夕生尘埃。
若访张仲蔚,衡门满蒿莱。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谨献诗五十》柳宗元知命儒为贵,时中圣所臧。
处心齐宠辱,遇物任行藏。
关识新安地,封传临晋乡。
挺生推豹蔚,遐步仰龙骧。
干有千寻竦,精闻百炼钢。
茂功期舜禹,高韵状羲黄。
足逸诗书囿,锋摇翰墨场。
雅歌张仲德,颂祝鲁侯昌。
宪府初腾价,神州转耀铓。
右言盈简策,左辖备条纲。
响切晨趋佩,烟浓近侍香。
司仪六礼洽,论将七兵扬。
合乐来仪凤,尊祠重饩羊。
卿材优柱石,公器擅岩廊。
峻节临衡峤,和风满豫章。
人归父母育,郡得股肱良。
细故谁留念,烦言肯过防。
璧非真盗客,金有误持郎。
龟虎休前寄,貂蝉冠旧行。
训刑方命吕,理剧复推张。
直用明销恶,还将道胜刚。
敬逾齐国社,恩比召南棠。
希怨犹逢怒,多容竞忤强。
火炎侵琬琰,鹰击谬鸾凰。
刻木终难对,焚芝未改芳。
远迁逾桂岭,中徙滞馀杭。
顾土虽怀赵,知天讵畏匡。
论嫌齐物诞,骚爱远游伤。
丽泽周群品,重明照万方。
斗间收紫气,台上挂清光。
福为深仁集,妖从盛德禳。
秦民啼畎亩,周士舞康庄。
采绶还垂艾,华簪更截肪。
高居迁鼎邑,遥傅好书王。
碧树环金谷,丹霞映上阳。
留欢唱容与,要醉对清凉。
故友仍同里,常僚每合堂。
渊龙过许劭,冰鲤吊王祥。
玉漏天门静,铜驼御路荒。
涧瀍秋潋滟,嵩少暮微茫。
遵渚徒云乐,冲天自不遑。
降神终入辅,种德会明扬。
独弃伧人国,难窥夫子墙。
通家殊孔李,旧好即潘杨。
世议排张挚,时情弃仲翔。
不言缧绁枉,徒恨纆徽长。
贾赋愁单阏,邹书怯大梁。
炯心那自是,昭世懒佯狂。
鸣玉机全息,怀沙事不忘。
恋恩何敢死,垂泪对清湘。
苏州靠前 园林排名?
1. 拙政园 【5A】【中国四大名园】【苏州四大名园】【世界文化遗产】
2. 留园 【5A】【中国四大名园】【苏州四大名园】【世界文化遗产】
3. 狮子林 【4A】【苏州四大名园】【世界文化遗产】
4. 沧浪亭 【3A】【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四大名园】
5. 网师园 【4A】【世界文化遗产】
6. 耦园 【3A】【世界文化遗产】
7. 艺圃 【3A】【世界文化遗产】
8. 环秀山庄【3A】【世界文化遗产】
9. 怡园 【3A】
10. 可园 【3A】
1、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汉族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较早 的园林专题博物馆。
2、狮子林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同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3号。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
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惟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3、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着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留园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4、耦园
耦园原名涉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仓街小新桥巷,为清顺治年间保宁知府陆锦所筑,取陶渊明《归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之意,黄石假山是耦园的特色。耦园为全国重点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遗产。此园因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园,故名耦园。南北驳岸码头是耦园特色之一,尽显姑苏“人家尽枕河”的特色。
州耦园坐落在仓街小新桥巷深处,其地僻静,东面是苏州古城墙,现已毁,留一垅土丘,树影婆娑,逶迤北去。城外是长江。耦园三面临河,一面通街,前后设有河埠。粉墙黛瓦,映衬着小桥流水,颇有江南水乡风韵。西花园有“织帘老屋”、“书楼”、“鹤寿亭”诸景,一座湖石假山,小巧玲珑,峰峦绝壁,山洞蹬道一应俱全,与东花园的黄石假山遥遥相对。苏州耦园之精妙,游者不必亲历细品,亦可得之。
5、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三元坊沧浪亭街3号,是一处始建于北宋的中国汉族古典园林建筑,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其占地面积1.08公顷,是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园林。沧浪亭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之一,园内除沧浪亭本身外还有印心石屋、明道堂、看山楼等建筑和景观。
浪亭虽数易其主,但损坏并修复的多为院内的建筑物,而园内的假山和园外的池水大多维持了旧貌,未经损毁。园内的景色多不加雕饰,以自然为美,山水相宜,表现得法,宛如自然风景。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假山上植以古木。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长廊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同时又可通过长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自然地融为一体,是借景的典范。
6、虎丘
虎丘的建筑是虎丘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其类别多样,年代久远,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风格与自然景观协调。其形式有塔、殿、桥、亭、楼、阁、墓等;年代从五代延续至当代,呈现出宋、元、明、清、民国等建筑风格。1961年,国务院将苏州云岩寺塔(包括二山门等建筑)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虎丘依托着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山高约三十六米,古树参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巅。宋苏东坡说过:“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
7、退思园
退思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它建筑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使它成为汉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巧妙利用不到十亩面积,设计了坐春望月书楼、琴房、退思草堂、闹红一舸、眠云亭等建筑,它凝聚了汉族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汉族传统艺术,步移景异,令人流连。
退思园有“三株、三绝、三珍”,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堂、房、轩,一应俱全,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汉族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汉民族的无价艺术瑰宝。
8、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靠前 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
寒山寺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寺院布局并不追求左右均衡,照墙和山门基本是一线相承,后边的大雄宝殿、藏经楼,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新建的普明塔院,则按南北向中轴线布局。寺中处处皆院,错落相通。
9、静思园
静思园位于江苏苏州吴江区近郊,是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江南地区汉族古典园林风格建筑。始建于1993年,占地一百多亩。园中建筑小巧别致,有鹤亭桥、小垂虹、静远堂、天香书屋、庞山草堂、苏门砖雕和盆景园、历代科学家碑廊、咏石诗廊等景点。
园中建筑沿袭苏州古典园林文脉。奇石馆陈列着大量灵璧石,尤其“庆云峰”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园中建筑小巧别致,有鹤亭桥、小垂虹、静远堂等景点。“庆云峰”高逾九米,重一百三十六吨,创灵璧石基尼斯之最记录。
10、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位于江苏苏州城中景德路,面积虽为3亩,却集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汉族传统艺术于一身。突出了汉族园林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园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建筑不多。园虽小,却极有气势,是汉族传统文化宝库的一支奇葩,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其内湖石假山为中国之最。据载,此山为清代叠山大师戈裕良,虽由人作,有如天开,尽得造化之妙,堪称假山之珍。环秀山庄亦因此而驰名,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汉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苏州园林排行榜前十名?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古典园林素有园林之城之称,更有人这样评价苏州园林:“一丝不苟独具匠心,咫尺之内再造乾坤”。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苏州园林目录中的前十个园林。
1、拙政园,位于东北街178号。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以水见长,花木为胜。雕镂精细的秫香馆,秀美倩巧的芙蓉榭,通体高雅的香洲,以虹喻桥的小飞虹,旷朗清澈的远香堂,余音绕梁的卅六鸳鸯馆,端庄怡然的塔影亭,错落的庭院,无不彰显着拙政园独有的风范。
2、留园,位于留园路338号。作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留园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
3,网师园,位于阔家头巷11号。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住宅部分共四进,自轿厅、大客厅、撷秀楼、五峰书屋,沿中轴线依次展开,主厅“万卷堂”屋宇高敞,装饰雅致。总面积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网师园布局精巧,结构紧凑,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
4、环秀山庄,位于景德路272号。集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传统艺术于一身,突出了园林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环秀山庄占地不大,但其内湖石假山为中国之最,特别是戈氏所叠假山,堪称假山之珍,占地不过半亩,然咫尺之间,千岩万壑,环山而视,步移景易。
5、沧浪亭,位于沧浪亭街3号。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沧浪亭为苏州现存历史最久的园林,苏舜钦购得,傍水建亭,以“沧浪濯缨”之典故取名。园占地1公顷余,布局开畅自然,巧于因借,将园外萦回之葑溪纳入园景;临水处建复廊,以漏窗通透内外景物,使内外山水融为一体;有未入园先得景、引人入胜之妙;其手法在苏州众多园林中独树一帜。
6、狮子林,位于园林路23号。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惟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复杂的实例之一。假山群气势磅礴,以“适、漏、瘦、皱”的太湖石推叠的假山,玲珑俊秀,洞壑盘旋,像一座曲折迷离的大迷宫。
7、艺圃,位于文衙弄5-7号。这是一座隐于闹市的园林,步入院门,即可见院中有小池,似与大池相通。这在苏州园林中还属于孤例。院中散置湖石花木,为园内最为避静之处。刘敦桢教授在《苏州古典园林》一书中评价:“布局简练开朗,池岸低平,水面集中,无壅塞局促之感,风格自然朴质,较多地保存了建园初期的规制,有相当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8、耦园,位于小新桥巷5-9号。耦园占地约12亩,住宅居中,东西花园分列两边,北端背河而起一排楼房,借“走马楼”贯穿。这样一宅两园的布局,在苏州众多古典园林中独具特色。东花园是耦园的精华所在,山池主景列中,周围环以亭廊楼榭,呼应主景,整个布局疏密得体,错落有致,随处可见精妙佳构。西花园环境幽雅宁静,具苏州书斋花园的特色。
9、曲园,位于人民路马医科43号。俞樾故居即曲园,在居住区之西北原有隙地如曲尺形,取老子曲则全之意,构筑小园取名曲园。占地共2800平方米,正宅居中,自南而北分五进,其东又建配房若干,与正宅之间以备弄分隔有相互沟通。小园面积仅200平方米,但掇山开池,建廊置亭,结构布局曲折多变,颇有小中见大之奇。
10、天香小筑,位于人民路878号。天香小筑是一处中西合璧式花园别墅,分住宅和园林两部分。住宅在西部,现存建筑呈回字形格局,有大厅(鸳鸯厅)、主楼及东西两厢楼,三幢楼组成品字形。该宅园以苏州传统第宅庭园布局和结构形式为基调,吸收了北方建筑风格,同时又融合了西洋建筑的某些特征,在外观、装饰等方面较为别致协调。

1、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纪初),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截至2014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汉族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较早 的园林专题博物馆。
2、狮子林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同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3号。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
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惟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3、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留园路338号,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着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现园分四部分,东部以建筑为主,中部为山水花园,西部是土石相间的大假山,北部则是田园风光。
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留园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4、耦园
耦园原名涉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仓街小新桥巷,为清顺治年间保宁知府陆锦所筑,取陶渊明《归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之意,黄石假山是耦园的特色。耦园为全国重点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遗产。此园因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园,故名耦园。南北驳岸码头是耦园特色之一,尽显姑苏“人家尽枕河”的特色。
州耦园坐落在仓街小新桥巷深处,其地僻静,东面是苏州古城墙,现已毁,留一垅土丘,树影婆娑,逶迤北去。城外是长江。耦园三面临河,一面通街,前后设有河埠。粉墙黛瓦,映衬着小桥流水,颇有江南水乡风韵。西花园有“织帘老屋”、“书楼”、“鹤寿亭”诸景,一座湖石假山,小巧玲珑,峰峦绝壁,山洞蹬道一应俱全,与东花园的黄石假山遥遥相对。苏州耦园之精妙,游者不必亲历细品,亦可得之。
5、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三元坊沧浪亭街3号,是一处始建于北宋的中国汉族古典园林建筑,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其占地面积1.08公顷,是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古代园林。沧浪亭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之一,园内除沧浪亭本身外还有印心石屋、明道堂、看山楼等建筑和景观。
浪亭虽数易其主,但损坏并修复的多为院内的建筑物,而园内的假山和园外的池水大多维持了旧貌,未经损毁。园内的景色多不加雕饰,以自然为美,山水相宜,表现得法,宛如自然风景。沧浪亭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假山上植以古木。建筑亦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长廊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同时又可通过长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自然地融为一体,是借景的典范。
6、虎丘
虎丘的建筑是虎丘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其类别多样,年代久远,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风格与自然景观协调。其形式有塔、殿、桥、亭、楼、阁、墓等;年代从五代延续至当代,呈现出宋、元、明、清、民国等建筑风格。1961年,国务院将苏州云岩寺塔(包括二山门等建筑)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虎丘依托着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山高约三十六米,古树参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巅。宋苏东坡说过:“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
7、退思园
退思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它建筑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使它成为汉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巧妙利用不到十亩面积,设计了坐春望月书楼、琴房、退思草堂、闹红一舸、眠云亭等建筑,它凝聚了汉族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汉族传统艺术,步移景异,令人流连。
退思园有“三株、三绝、三珍”,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堂、房、轩,一应俱全,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汉族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汉民族的无价艺术瑰宝。
8、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靠前 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
寒山寺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寺院布局并不追求左右均衡,照墙和山门基本是一线相承,后边的大雄宝殿、藏经楼,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新建的普明塔院,则按南北向中轴线布局。寺中处处皆院,错落相通。
9、静思园
静思园位于江苏苏州吴江区近郊,是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江南地区汉族古典园林风格建筑。始建于1993年,占地一百多亩。园中建筑小巧别致,有鹤亭桥、小垂虹、静远堂、天香书屋、庞山草堂、苏门砖雕和盆景园、历代科学家碑廊、咏石诗廊等景点。
园中建筑沿袭苏州古典园林文脉。奇石馆陈列着大量灵璧石,尤其“庆云峰”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园中建筑小巧别致,有鹤亭桥、小垂虹、静远堂等景点。“庆云峰”高逾九米,重一百三十六吨,创灵璧石基尼斯之最记录。
10、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位于江苏苏州城中景德路,面积虽为3亩,却集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汉族传统艺术于一身。突出了汉族园林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园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建筑不多。园虽小,却极有气势,是汉族传统文化宝库的一支奇葩,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其内湖石假山为中国之最。据载,此山为清代叠山大师戈裕良,虽由人作,有如天开,尽得造化之妙,堪称假山之珍。环秀山庄亦因此而驰名,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汉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情归同里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情归同里宣传片演员、情归同里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