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召寺简介(大昭寺简介)

旅游攻略061

拉萨历史文化介绍?

1300多年。

拉萨有1300多年的历史,吐蕃部落最初崛起时,为统一青藏高原,松赞干布将都城从山南迁到拉萨,拉开了拉萨城市史的序幕。

拉萨拥有丰富的历史故事。

作为** 的文化和政治中心,拉萨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传说,其中包括了宗教文化、政治历史和民族传统等方面。

拉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其历史故事是丰富多彩的。

例如,布达拉宫作为拉萨的标志性建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是** 历史最为悠久的建筑之一。

此外,拉萨还有着许多与藏传佛教和宗教文化相关的历史故事,例如格鲁派和黄教等的传承,以及藏王墓等历史遗迹。

同时,拉萨也是藏民族文化的重要中心,生产生活和艺术文化均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拉萨历史文化

一、节庆

1、藏历新年

藏族人民从藏历十二月份就作过年准备,农历初一,是藏历新年的第一天,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各家派人到河边背回新年的第一桶水——吉祥水,从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彼此走访,拜年祝贺,此活动持续三五天。

藏历新年期间,在广场或空旷的草地上,大家围成圈儿跳锅庄舞、弦子舞,在六弦琴、钹、锣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为节、欢歌而和,孩子们则燃放鞭炮。

2、牛王会

牛王会从农历八月十五日开始,一般延续十多天,有时甚至历时一个月之久。人数常达千人以上。在牛王会期间,人们请黑叭念经、吹牦牛角、宰杀数十头牦牛或上百只羊。

由于牛王会耗资巨大,所以近百年来这种大规模的牛王会仅举行过一次。参加牛王会的成员都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它还属于祖先崇拜的文化节日之列。

3、传昭** 会

是** 最大的宗教节日。届时拉萨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三大寺的僧人都集中在拉萨大昭寺。

此法会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于1409年在拉萨举行的祈祷大会而延续下来的,此后,规模不断地扩大和丰富,使祈愿大会成一个固定的宗教节日,其规模不亚于刚创立之时。

4、酥油花灯节

藏历元月十五日是传昭** 会的最后一天,白天,人们到各寺朝佛祈祷;夜晚,拉萨八廓街举行酥油花灯会,满街搭起各种花架,上面摆满有五颜六色的各种神仙、人物鸟兽和花木形象,还有木偶表演。夜间,郊区农人进行载歌载舞,对歌比赛,有时延还续几天才能结束,这是拉萨最热闹,最快活的节日。

5、萨噶达瓦节

藏历四月十五日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辰、成道及圆寂的日子,也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的藏历这一天,藏族男女身着节日盛装,按照他们的传统习俗,成群结队地汇集在雄伟的布达拉宫背后的龙王潭举行这圣大的节日。

6、沐浴节

是藏族人民具有一种传统的节日,沐浴节要进行五六天,节日期间,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农村还是牧区,人们携带帐篷和酥油茶、青稞酒、糌粑等食品,纷纷来到拉萨河畔、雅鲁藏布江边,来到青藏高原千江万湖旁争相下水,尽情在水中嬉戏,游泳。

7、雪顿节

雪顿节是** 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雪顿”的意思就是酸奶,雪顿节在十七世纪以前是一种纯宗教的节日活动。

按藏传佛教格鲁的规定,每年的藏历六月为禁期,全藏大小寺院的僧尼不准外出,以免踏伤小虫,到藏历七月一日解禁的日子,他们纷纷下山,这时农牧民要拿出准备好的酸奶敬献。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节日期间,藏族人民三五成群,男女老少相携,背着各色包袱,手提青稞酒桶,有的还搭起帐篷,地上铺上卡垫、地毯,摆上青稞、菜肴等节日食品涌入罗布林卡内,自治区各机关单位还将大型的文艺活动,学术研讨,经贸交流会安排在雪顿节期间,使场面更加热闹非凡。

8、赛马节

赛马是是藏族民众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它不仅是农牧闲暇之余集合、交流农牧业 生产经验的场所,而且是藏族人民精神的展示。

在所有民间传承流播的藏族节日中,几乎都少不了赛马活动。赛马不仅以母题形式在节日中显现,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对马浓郁信仰之上的藏族人民,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民族传统的“赛马节”,并且此项活动有着您久的历史。

9、望果节

“望果”节是藏族人民一年一 度祝农业丰收的节日。每年这天,藏族人民都身穿节日盛装,有的打着彩旗,有的抬着青稞、麦穗扎成的丰收塔,丰收塔上系着洁白的“哈达”,举着标语,有的敲锣打鼓,唱着歌曲和藏戏,有的抬着*** 像,绕地头转圈,绕圈后,人们携带帐篷,青稞酒,一边说古道今,一边狂欢畅饮,有的还举办传统的赛马、射箭、赛牦牛、骑马拾哈达和歌舞、藏戏比赛。

二、地名由来

拉萨古称“惹萨”,藏语“山羊”称“惹”,“土”称“萨”。“拉萨”,藏语翻译为口头语言“是”,做事只需敬顺佛圣旨意,如理即化,亦表示精确,不容置疑与改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是通“寺”与“侍”。

此地以佛寺立城,故名拉萨市。史籍上第一次出现“拉萨”二字,见于公元806年藏王赤德松赞所立《噶琼寺碑》,其中有言:“神圣赞普先祖松赞之世,始行圆觉正法,建拉萨大昭寺。”由此可见,拉萨的城名,已经出现了近1200年了。

三、风俗民情

以布达拉宫和八廓街为中心的拉萨新城,北至色拉寺,西至堆龙德庆县。纵目眺望拉萨城,邮电大楼、新闻大楼、拉萨饭店、** 宾馆及各色建筑物星罗棋布,互为参错,连连绵绵,一片新辉。

站在布达拉宫顶上俯瞰拉萨全城,整个拉萨市区到处是一片片掩映在绿树中的新式楼房,唯八廓街一带飘扬着经幡,荡漾着桑烟。

在这里,密布着颇具民族风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着来自藏区各地的人们,他们中许多人仍然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那仿佛从不离手的转经筒和念珠显然表明佛教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拉萨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

“拉萨”在藏文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长期以来就是** 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是至高无上政教合一政权的象征。早在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统一** 后,就从雅隆迁都逻姿(即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1951年5月23日,** 和平解放,拉萨城进入了新的时代。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1982年又将其定为国家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珍珠寺的渊源是什么?

答:珍珠寺位于贵德县城东3千米处河东乡保宁村西,即贡巴大 路东侧。珍珠寺始建于宋末元初。藏语称“觉觉拉康”。珍珠寺 依照** 大昭寺而建,主供的释迦牟尼佛像其加持力相当于拉 萨大昭寺的释迦牟尼,因此朝拜大昭寺的人,常会被问到,是 否朝拜过贵德珍珠寺。可见这座寺院在青藏高原的声誉之大。 据说珍珠寺为前藏寺院,赴** 朝拜的信徒,必先赴珍珠寺朝 拜,而后才能进藏朝拜。甘、青等地藏族虔诚者络绎不绝。现珍珠寺有二层正殿J座,规模虽小,但用料考究,造型优 美,光彩夺目,殿顶以琉璃瓦覆盖,上立镀金铜塔,直径4米, 高5米。殿内释迦牟尼、三世佛等的巨型坐像和大门两侧的四大 金刚皆出自高超的五屯艺术家之手,依照拉萨大昭寺的样式塑 造而成。

供桌上有大小不等的银质酥油灯数千盏,最大的可盛 酥油70多斤,最小的也能装8?9斤。每逢重大宗教节日,特别 是农历三月十五日的守齐节,安多、康巴、** 乃至印度等地的善男信女,纷至沓来,顶礼膜拜,场面十分壮观。

大召寺简介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大昭寺简介大召寺简介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