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山关战役简介50字(娄山关战役的由来)

旅游攻略060

出现四渡赤水阶段发生的事情有娄山关战役?

是的。娄山关战役发生在二渡赤水后,三渡赤水前。红军二渡赤水后,急速向桐梓、娄山关攻二山前行,并在娄山关一举击败王家烈黔军八个团,直下遵义,击溃吴奇伟纵队,一直追至乌江北岸,俘敌上万,战利品甚多,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第一个伟大的胜利。

是的。在遵义会议之后取得了娄山关战役的胜利,紧接着才四渡赤水。

娄山关遗址介绍?

娄山关亦称太平关,原名娄关,后称太平关。位于汇川区与桐梓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关名的来历,源于古代对娄山山脉的称谓。它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1576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汇川区与桐梓县的交界处,北拒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古称天险。关上千峰万仞,重峦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据《明史纪事本末》载,万历年间,总兵刘与播州土司杨应龙曾激战于此。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娄山关亦称太平关,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两次娄山关战役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是我国重要的“红色”基地。往南40公里是著名的遵义董酒厂。作为黔北第一要塞,娄山关景色秀丽,峭壁绝立,是众多游客的常去之地。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北10公里与桐梓县交界处,距遵义市市区约50公里。娄山关,又名太平关,亦称娄关,关口处于大娄山山脉主峰。娄山关是川黔交通要道的重要关口,自古被称为黔北第一险隘。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1935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占领遵义后,一部继续北进,攻克娄山关,确保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

遵义会议后,红军准备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但因军情突变,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遵义,于2月24日攻占桐梓县城。25日再战娄山关,经过反复争夺,激战一天,终于在黄昏前攻下点金山、大尖山,控制了关口。

此战,红军歼灭和击溃黔军3个团,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也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

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是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 主席名作《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词,其中的“雄关”即指的是娄山关。娄山关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与桐梓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1576米,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1935年2月25日至2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与黔军大战娄山关,歼灭黔军两个团,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是我国重要的“红色”基地。娄山关战役后不久,*** 主席创作了《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表述红军当时面对艰难处境与雄关漫道,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攻克娄山关,同时感怀牺牲的烈士们洒下的热血。

《忆秦娥·娄山关》

***

1935年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娄山关腊子口比喻什么?

比喻地势险要。

“人过腊子口,像过老虎口。”这句民谣生动诠释了腊子口的地势之险峻。腊子口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东北部,它是甘川古道之“咽喉”。

腊子口是藏语的转音,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就有“天险门户”之称。一路走来,重走长征路队员探访了途中历经的乌江、娄山关、大渡河、夹金山等多处天险。腊子口作为征途中攻克的最后一道天险,队员们充满了期待。

比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

娄山关腊子口,这两个地名之所以出名,是和中国工农红军著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分不开的。

这两个地方,均是当年红军长征路上险山雄关,与之相当的还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妄想凭借这些天险阻挡红军,但都被英雄的红军所攻破,使中国革命不断胜利前进。

这两处是长征能否到达陕北的关键地点和战役。比喻战争重要节点,也可比喻人生的节点。

关于娄山关战役简介50字娄山关战役的由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