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简介(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简介和历史)

旅游攻略084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特点?

特点是 :地质构造为河流冲积平原,主山为“仰山”,仰山海拔86.5米,相对高度48米。“仰山”的建设是利用鸟巢、水立方等周边场馆建设以及公园挖湖产生的土方堆筑完成。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简介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五环林萃路,东至安立路,西至林萃路,北至清河,南至科荟路。公园占地680公顷,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很好玩,因为奥森公园是一座丘陵与水相依相伴的森林式公园,虽然树木还比较年轻,却覆盖了整个公园;

奥森南园 这里既有开阔的湖面,可以划船;也有曲折蜿蜒的堤岸和林荫小路,适合休闲漫步其中;这里最具特色的是长长的塑胶跑道长达十公里,为喜欢跑步健身的朋友提供了良好条件,更由于跑道是环湖而建,可以在美景中锻炼身体;而且,奥森公园南北跨越了北五环,形成南园和北园两大园区,且各具特色;南园在每年七八月份,荷花盛开十分漂亮;北园在五月中下旬,小向日葵美丽绽放,成为市民前来的向日葵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观赏地;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天津市东丽区,是为了纪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建立的。以下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一些特点:

绿色环保: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面积广阔,拥有大片的绿地和树木,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公园内有湖泊、草坪、花坛等景观,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奥运主题:公园内有多个与奥运相关的景点和设施,如奥林匹克广场、奥运主题雕塑等,展示了奥运精神和历史。

休闲娱乐:公园内设有散步、跑步、骑行等休闲活动区域,供游客进行户外运动和休闲娱乐。此外,还有儿童游乐区、垂钓区等供人们放松身心。

文化活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如音乐会、艺术展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交通便利:公园周边交通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和地铁站可供选择,方便游客前往。总的来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适合人们进行休闲、娱乐和学习。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占地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园内有大片的绿地和树木,还有多个湖泊和水体,使得公园气氛清新宜人。公园的道路宽阔,适合散步和骑行,还有多个户外运动场地供游客使用。此外,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还举办了多次大型活动和文化展览,为游客们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选择和参观机会。无论是休闲散步,还是参加活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都是人们放松身心、感受自然之美的理想之地。

奥林匹克公园有寄存行李的地方吗?

有寄存的地方。

地点在奥林匹克公园地铁站E出口约100米。寄存行李可以使用存知己寄存。

奥林匹克公园地处城市中轴线北端,位于北四环的边上,北辰桥。总占地面积1135公顷,分三个区域,北端是680公顷的森林公园;中心区(B区)、291公顷,是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区;南端114公顷是已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中华民族园也纳入奥林匹克公园范围内。

1.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行李寄存点:奥林匹克公园地铁站E出口约100米 。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11:00-19:00。

2.【寄存价格】: 【行李箱类】:20元/件/天 。

行李箱类:(13寸—30寸)行李箱/大背包/最大边长大于45cm的其他行李 。

【背包类】:10元/件/天 。

背包类:普通背包/手提包/最大边长小于45cm的其他行李 。

在存知己寄存点页面上领取优惠券后更优惠。

3.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科荟路33号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能存包,不过存包区的大门上以前公示的开放时间为早8:30至下午4:30(淡季下午4:00),不知道现在是否有改变。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有存包行李寄存的地方,可以使用存知己寄存。

存知己寄存是专业线上行李寄存平台,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或APP查找方便的寄存点下单,或者在此页面下方点击下单后导航到店寄存。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面积?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680公顷,其中南园占地380公顷,北园占地300公顷。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五环林萃路,东至安立路,西至林萃路,北至清河,南至科荟路。公园森林资源丰富,以乔灌木为主,绿化面积478公顷,水面67.7公顷,绿化覆盖率95.6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的终点配套建设项目之一,而奥林匹克公园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奥森公园占地多少亩?

10200亩,680公顷。

奥森公园是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的简称,始建于2003年,占地面积680公顷,是10个北海公园的大小。经过十年的辰光,奥森公园里绵延数公里的高大乔木和五彩灌木已经长大成林,名符其实地成为距离北京市民最近的森林公园。

奥林匹克公园的北区,是目前北京市规划建设中最大的城市公园。这里被称为第29届奥运会的“后花园”,现已成为北京市民的的一个户外大氧吧;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主山主湖”是森林公园的标志性工程,主山体以398万立方米土方堆砌填筑而成,与北京西北屏障———燕山山脉遥相呼应,主湖区“奥运湖”和景观河道构成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的“龙”形水系,122公顷的水面超过了1/2个昆明湖。因此南区比北园景点多,而且南园景点颇具看点。免费开放,不收门票。

680亩。

公园动物以鸟类为主,截至2013年,公园内共录得鸟类176种,隶属于16目51科。其中夏候鸟55种,冬候鸟32种,旅鸟102种,留鸟36种,迷鸟2种,放生鸟2种,体现了多种居留类型,涵盖了游禽、涉禽、陆禽、猛禽、攀禽、鸣禽六大生态类群。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中轴延长线的最北端,朝阳区北五环的林萃路。奥森公园非常大,目前是亚洲最大的城市绿化景观,它的占地面积有680公顷。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详细介绍?

京奥林匹克公园  奥林匹克公园地处城市中轴线北端,位于北四环的边上,北辰桥。总占地面积1135公顷,分三个区域,北端是680公顷的森林公园;中心区(B区)、291公顷,是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区;南端114公顷是已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中华民族园也纳入奥林匹克公园范围内。   奥林匹克公园依托亚运会场馆和各项配套设施,交通便捷,人口集中,市政基础条件较好,商业、文化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备。   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将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市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使之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位于北京北中轴线端点,占地面积315公顷,是城市传统中轴线的延伸,意喻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的延续。集中体现了“科技、绿色、人文”三大理念,是融合了办公、商业、酒店、文化体育、会议、居住多种功能的新型城市区域,区域内有完善的能源基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是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要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城区人工水系、亚洲最大的城市绿化景观、世界最开阔的步行广场、亚洲最长的地下交通环郎。北京新奥集团有限公司受北京市政府委托目前负责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奥运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地下交通联系通道工程、地下车库、地下空间及下沉花园、中轴铺装、龙形水系、中轴树阵、景观绿化、规划一~六路、演播塔、赛时停车场、娘娘庙绿化、暗挖通道等12项工程。

场馆规模】

  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四环中路的北部。具体的范围是,北至清河南岸,南至北四环中路,东至安立路、北辰东路,西至林翠路与北辰西路。森林公园占地680公顷,国家体育中心占地405公顷,两者相加1085公顷,在行政区划上归属于北京朝阳区的大屯乡与洼里乡。   2008年,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向南扩展,直抵大都土垣,曹八里将彻底消泯。   按照规划,洼里乡的羊坊、洼里村、西下清河、东下清河、汪家村、关西庄、九江口、北沟泥河、南沟泥河、仰山村、洼边村、龙王堂;大屯乡的北顶村、老虎庙、豹房与岔道口,成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征地对象。

【场馆设施】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城市中轴线的北端,面积约1215公顷,其中包括760公顷的森林绿地,占地50公顷的中华民族博物馆以及占地405公顷的展览馆、体育场馆及奥运村。   奥林匹克公园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心脏,容纳了44%的奥运会比赛场馆和为奥运会服务的绝大多数设施,这些场馆和设施包括:   比赛场馆:共有14个,可进行15个项目的比赛。其中有4个比赛场馆设在展览馆内。   奥运村:占地80公顷,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公寓36万平方米,其他11万平方米),可供16000名运动员、教练员及其随行人员居住,邻近主要比赛场馆。奥运村分为居住区和国际区,环境优美,舒适方便,安静安全。   记者村:占地30公顷、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记者到达公园内的比赛场馆,时间不超过6分钟。

【场馆历史】

  从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的规划研究来看,奥林匹克公园(当时称为国家体育中心)的选址就开始考虑北京北中轴区,后来在申报前又有过争议,有反对选址北城,建议采纳南城方桉的,即选址在东南四环与京津塘高速公路东南角或者亦庄。   这些意见认为:第一,北中轴选址地区原来是大面积的森林和绿地,因北京大半年的风向是西北风,几年施工下来,这里会给朝阳区(包括 CBD 商业中心区)、东城区乃至城中心(尤其东北区),甚至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带来大量的尘土,空气质量会降低。第二,东北两面的四环路现在已经非常拥挤,如果把奥体中心和国际展览中心两个巨大的磁场再放在一起,将会严重增加交通负荷,雪上加霜。第三,朝阳区已经规划了商业中心,在这里再规划一个展览中心有重复建设的可能。第四,把国体中心放在南城,可以“开发北京大南部”,平衡北京市内部的贫富差距 。

符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可以以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发展建设城市中轴线北部地区,形成新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和新的城市形象。   用地位于市区中心地区和绿化隔离带的交接地带,环境优美。   场馆集中程度高,与其他举办奥运会相关设施距离近、联系方便。   城市的主要快速环线——四环、五环路穿过公园内部,交通方便。   周围城市建设区已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周边地区人口比较密集,配套设施完善,有利于赛后使用 (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桉征集书)。

【场馆选址】

  2001年以北城方桉为奥运主会场选址进行的申奥活动取得成功,这至少说明选址北城的决定对于申奥是成功的。次年年中举办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际规划方桉征集”继续坚持北城方桉,以中轴线北区的这块地区作为基地进行。从此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北端四环和五环之间的奥林匹克公园成为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会场 ( 它是总规划用地约 1135 公顷,内容包括中轴线、森林公园、元大都遗址公园、奥运中心区。其中奥运中心区北区包括会展博览设施、文化设施、商业服务设施、运动员村、地下停车设施、集中公共绿地和广场以及体育设施:8 万人国家体育场,1.8 万人国家体育馆,1.5 万人国家游泳中心,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等,奥运中心区南区包括原有亚运会体育设施、新建网球中心和曲棍球场。),而北城方桉,在体现奥运文化与北京城市历史的交融上,也渐渐表现出其突出的优势。

【规划方桉】

  在一片神秘的湖泊里,南北2.3公里长的“千年步道”徐徐沉入,远方一葱葱绿岭稳稳地压于轴线之上,颇具北京古城之内景山之于故宫的神韵。   “千年步道”上设计着中华文明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纪念性标志物,其尽端的湖泊则与轴线东侧的奥林匹克运河组成一条巨大的水龙,与北京古城区内中轴线西侧的水龙——什刹海、中南海遥相呼应,形成对称式布局。这样,已延伸至26公里长的北京城市中轴线成为了一个人文与山水相融的总体。一条由亚运会场馆、国家体育场、体育英雄公园组成的斜轴,又与“千年步道”相交于一巨型广场,并延伸至巍巍燕山之中。   “人类文明成就的轴线”——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方桉一等奖获得者美国萨萨基公司与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在他们的合作方桉里诠释着对中语文化的理解。   这个被7个国家13名评委推荐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征集活动一等奖的方桉,已被基本确定为实施方桉的基础,标志着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体育设施建设蓝图已迈出关键性一步。奥林匹克乐章已谱下东方风韵的序曲,渐次高旋的交响侧耳可闻。   一、互联互通的地下结构工程   1.地下交通联系通道   地下通道总投资约11亿元(平均每延公里约1.17亿元)。设计钢筋用量8.77万吨,溷凝土用量32.12万立方米。主体结构布置在南一路、湖边东路、北一路北侧及景观西路的地下,全长9.9公里,其中主通道长4.5公里,把地下商业、公共地下车库、地铁及建筑物链结成互联、互通、互用的地下公共空间。   地下通道相对标高最深处约-18.0米,大部分处于-13.0米左右,主体横断面净空为12.25mX3.5m。通道采用单向三车道逆时针的交通组织方式,全线共设有13个出口和12个入口与市政道路相链结,同时,设置34个出入口与各场馆地下车库相连。   通道底部铺设90cm抗浮级配钢渣16.5万吨,路面结构总厚度为44cm ,其中3cm改性沥青、5cm中粒式沥青溷凝土、36cm石灰粉煤灰钢渣溷合料。通道顶部刷漆,侧壁装饰防火板。地下通道设有:通风系统、消防系统、人员逃生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监控系统等。   2.地下车库工程   地下车库工程总建筑面积3.78万平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00平米,地下36600平方米,地下一层层高4.5米,地下二层层高3.8米。机动车停放数量1037辆,其中地下一层停车523辆,地下二层停车514辆。   地下监控中心总建筑面积1675平方米。地下一层层高5.5米。由成府路交通监控中心、地下通道交通监控中心以及中区地面景观控制中心组成。   地下车库自2005年10月开工,于2006年6月23日正式封顶。   3.地下空间及下沉花园   地下商业建筑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4.35公顷,总建筑面积24.03万平方米;地下机动车停放数量1318辆,地下自行车停放数量3597辆。   商业由三大部分组成:大屯路以南、下沉花园以西是Ⅳ段商业,Ⅳ段商业以西地下部分为Ⅰ段商业及地下车库;大屯路以南、下沉花园以东为II段商业;大屯路以北,下沉花园东侧为 III段商业;大屯路以北,下沉花园西侧为Ⅴ段商业。   I段商业:地下一层,局部地下二层。北侧与中心区地铁站相连且与大屯路大容量公交转乘站相通,西侧地下二层与会议中心区地下过街通道相连方便来往的人流的使用。建筑层高6米。   II段商业:地下两层。商业内容:主力店、百货商店、餐饮、影院、健身休闲中心小型商店、超市等商业设施,建筑层高6米;   III段商业:地下一层,层高为5米。设置餐饮、小型商业等。   Ⅳ段商业:地下一层,层高为6米,设置包括商铺、景观卫生间及物业用房等。   Ⅴ段商业:地下局部三层,层高5米,主要是公园办公及设备用房等。   地下商业自2006年1月底开始土方施工,2006年6月开始结构施工,至2006年12月28日结构封顶。其中,钢筋总用量6.1万吨,溷凝土总用量31万立方米。   二、独具特色的景观体系   规划总用地面积97.52万平方米。其中,重要景观面积86.8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8.96万平方米,占40%;龙形水系面积18.38万平方米,占18.8%;道路广场面积40.18万平方米,占41.2%。   1.中轴铺装   中轴铺装面积39.8万平方米,总长度为2.4公里,宽160米。其中,中轴大道及广场为石材铺装,铺装面积16.9万平方米;树阵区域为透水砖铺装,铺装面积13.4万平方米。地下管线包括雨水、污水、给水、中水、直饮水、电力、电信、弱电、照明及雨洪收集系统等。   2.龙形水系工程   贯穿奥林匹克中心区的龙形水系总长约2.7公里,水面宽度20~125米,总水面面积为18.3万平方米,水深0.6~1.2米,设置多处音乐喷泉、动态喷泉等水景景观。   北端设处理站,通过渠道将水输送至南端,水面南高北低,高差为2.6米,水体自流流回处理站,过路部分通过连通管相连。   河床分为:   硬质河床-位于主场东、南侧   自然河床-位于地下空间上部   软质河床-位于大屯路以北   3.中轴树阵   奥林匹克公园中轴景观大道是北京市中轴线的北部端头,以绿地、树阵渐变得连续排列,使森林公园的自然感与鸟巢的现代感形成和谐的过渡。中轴树阵区长2.4Km,宽100m,设计苗木9种,共2942株,其中,中轴大道两侧为D20~25cm银杏554株。包括银杏、油松、毛白杨、国槐、馒头柳、小叶白蜡、栾树、元宝枫、海棠等。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苗木2133株。   4.景观绿化工程   景观绿化工程包括北侧休闲区、东岸自然花园、四环衔接绿化带等,提供现代、舒适、优雅的休憩环境和宜人的景观,与680公顷的森林公园构成亚洲最大的城市绿化景观。   休闲花园占地面积10.8公顷,是中轴尽端与森林公园相接处的过渡地段。该区域人流量相对较小,景观植被设计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区的自然式文化生态休闲花园。截至目前,绿化种植基本完成。   东岸自然花园占地面积6.3公顷,在水平方向上与中轴相互对应,各个场地之间通过灵活的形式相互穿插,链结起来,给人一种新颖多变的空间感受;水边使用一些应时花卉和奥运会期间开花的花灌木,突出水边的色彩景观。截至目前,绿化种植基本完成。   四环衔接带占地面积6.5公顷,是中心区与城市其它区域的链结处,主要景观形式以绿化为主。主调突出,大片简洁、成片成林种植。截至目前,绿化种植基本完成。

【主要建筑】

  1.国家体育场(鸟巢)简介   国家体育场是奥林匹克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它位于中心区中轴线东侧、龙形景观水系的西侧。同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分列于中轴线两侧。   国家体育场基地占地面积78000㎡,并附带一个400米跑道的永久性热身场地,总建筑面积约260,000㎡,永久坐席8万人,临时坐席2万人,建筑高度约68米。   2.国家体育馆简介   国家体育馆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三大重要场馆之一,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南部。规划建设用地约6.87公顷,主体建筑紧邻城市中轴线,并与国家体育场相对于中轴线均衡布置,建筑面积约80,000 ㎡ ,建筑高度约40米,是北京最大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功能运动、健身、休闲中心。   3.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简介   国家游泳中心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南部,规划建设用地约6.29公顷,总建筑面积约80,000㎡,建筑高度31米。   4.会展中心简介   会展中心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中部,城市中轴线西侧、规划建设用地约12.2公顷,总建筑规模约260,000㎡,建筑控制高度为60米。   5.玲珑塔   玲珑塔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中部,西侧与中轴景观大道相接,北临体育场北路,东侧和国家体育场训练场相连。玲珑塔的设计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塔的元素,用钢结构和玻璃幕墙等先进技术和现代手法抽象表达出轻盈、玲珑、剔透、塔的特征。当初建成时的主要功能为电视转播。   玲珑塔总建筑面积为4299平方米,总用钢量2100吨,其中地上面积3636平方米,地下面积663平方米。玲珑塔总高度132米。玲珑塔共分七层,首层为休息大厅,2-6层为演播室,顶层为观光层。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简介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简介和历史、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简介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