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称呼有什么?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汉语意为白人。
此各民族对白族的他称多达60多种,有民家、那马、勒墨等等,居住在大理、昆明等地及湖南桑植一带的白族,汉语称为民家,贵州一带的白族有七姓民、九姓族、罗苴、龙江人、南京人等不同称呼。在贵州威宁一带的白族,因有七姓,被称为七姓民。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统称为“白人”。他称有民家、那马、勒墨、勒布等60多种。过去汉族称之为“民家”,以与“军家”相别,元、明史籍称之为“白人”或“僰人”,纳西语称之为“勒布”、“那马”,傈僳语称之为“勒墨”,藏语称之为“勒波”,彝语称之为“娄哺”、“洛本”、“罗基颇”,贵州一带的白族有“七姓民”、“九姓族”、“罗苴”、“龙江人”、“南京人”等不同称呼。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1月,根据广大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确定以“白族”作为统一族称。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白族总人口为2091543人,其中男性1054892人,女性1036651人。
贵州白族人口分布?
现贵州白族约逾20万,主要分布在该省中西部之毕节、六盘水、安顺、贵阳4个地区,按县域及人口数量看,大方、盘县、水城、织金、毕节这五个县人口最多,约逾贵州白族人口数量的60%以上,(水城县与钟山区分治后,后者约有10000余白族人)其他主要分布区为西秀区、钟山区、威宁县、赫章县、普定县、纳雍县、黔西县等。此外贵阳市、黔东南岑巩县内约有5000余人,岑巩县的白族估计由湘西地区因种种原因迁移而至。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贵州省在白族小聚居之地建立了15个白族乡,白族被明确为贵州省世居民族之一,同时也被贵州中西部区域的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确定为当地世居民族之一。贵州白族姓氏按人口数量主要有:赵、段、谢、杨、钱、李、祝、肖、钟、焦、周、张、刘、苏等,相对而言,其民族文化总体程度在贵州民族地区较高。
白族是我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个民族。
在贵州省,白族主要分布在:毕节、安顺等地。
云南白族旅游景点?
诺邓古镇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城以北的深山里,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
诺邓的三四百户人家主要分布在村中的山洼和西北阳坡上,诺邓至今家家户户都养马,从这些马匹身上,依稀可见从前马帮的影子。如今村子的“古宗坪”和“回民坪”就是昔日藏族和回族的马帮、牛帮常驻之地。
如今,云南省提出要重建诺邓,再现当年“茶马古道”繁华重镇的风采。
关于云南白族和云南白族自治州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