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山,是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南部的一座著名佛教名山,此处素有“禅门灵地”之称,极受南朝宋文学巨匠所推崇。而在数百年前,这里还建有一座壮观的弥勒大佛。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这座神秘的山静谧的故事,了解弥勒大佛的历史和传说。
一、雪窦山的历史渊源
雪窦山位于无锡市东南15公里的铜山区,海拔250米。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2200多年前春秋时期,这里就建立了一个冶铁的工业遗址。古时候这里有座“需颠山”,坊间传说,需颠山乃是苏东坡在此带队打鬼老等妖怪。公元582年,梁武帝为纪念倪寄圭(即雪窦)而在雪窦山修建窦庵寺,寓意着“去除凡尘,回归本性”。次年,景皇帝命人在山上刻造弥勒佛像,这便有了雪窦山弥勒大佛的雏形。
二、弥勒大佛的传说
据传,一直以来,弥勒佛都是孟婆汤和轮回的主宰。佛经中载道:“世界末日,荒漠无人,唯有弥勒还在,未化众生。他办的是这个世界末期的事变,使人解脱苦难,脱离轮回。”佛教徒相信,弥勒佛可为善报,破坏恶因,重塑世界。
在雪窦山畔,有一段有趣的传说。“传说中,有一只跛脚鹤,天天在山上找吃的,吃不够了,就会在一个地方,用嘴叼一块巨石,远走到雪窦山佛塔附近,把石头滴血。和尚们看到石头染成红色,就以为受到奇遇,纷纷前来,发现了一座坑洞,底下竟有个巨大的石佛,后来一座大殿,佛前安置了弥勒佛,于是雪窦山上就有了一尊金身弥勒大佛。”
三、雪窦山弥勒大佛的现状
据史书记载,雪窦山弥勒佛像造像高约30米,横约25米,宽约17米。头部有一个直径2.5米的宛如回转镶红宝石的明珠,它悬挂在佛顶上,十分壮观。
但随着时间推移,历史的长河中,雪窦山弥勒佛已不是唯一的佛像。周围寺庙和文物也增加了不少。现在,雪窦山弥勒佛座墩已断,座上的弥勒佛已成为遗址。但为维护历史文化古迹,九年前,雪窦山寺院进行了一次修缮,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保护了这个千年古迹。
四、雪窦山的佛教文化意义
雪窦山承载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历史遗产。它以其灵感激素和庄严俊秀的风景,吸引了无尽秀丽的山水和极少的红峰巨石。这里历代遗物右隽,后人为之歌颂,成为南方普遍赞叹的美丽之地。
2019年7月,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将雪窦山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雪窦山上的寺庙和文物有了更高的保护标准和管理规定。这对雪窦山的佛教文化意义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五、雪窦山的风景名胜
除了庙宇和佛教文化遗产外,雪窦山山峰式样各异,易安阳峰、粉子峰、杏仙峰、五花峰等峰峦削壁,奇峻绝寻。在山上,你还能欣赏到挺拔的台阁、华丽的佛像和郁郁葱葱的林木。去雪窦山,正可以借大自然之威,化为强大的艺术创作力,打翻平静的生活,感受一份时而沉寂,时而炽烈的轻灵和神韵。
六、结语
雪窦山,以她悠久的历史和庄严隽秀的佛教文化底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前来参观。雪窦山弥勒大佛,她是中国佛教文化的精华之一。今天,我们走进了这座神秘的山脉,探索了弥勒大佛的传说和历史,并了解了雪窦山的风景名胜和佛教文化意义。无论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还是自然景观的角度,都值得我们前去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