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东经88°25'—103°04',北纬31°08'—39°18'之间,总面积72.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第四大的省份。它西接西藏自治区,南邻四川、甘肃两省,东连宁夏回族、陕西两省,北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地图上,青海位于中国西北的大陆中心地带,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
青海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发达的新疆域的重要节点之一,被中国分成4个地级行政单位,他们分别是:西宁市、海东市、海北州、海南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其中,西宁市是青海省的省会,也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其他的地级行政单位主要是以县为单位,其下面还有若干不同名义的乡和村。
青海地图呈狭长型,南北长约830公里,东西宽约1050公里。东部地势南高北低,中部为西宁盆地,西部为黄河上中游的源地。青海地区丘陵起伏比较大,有大片高原草原和荒漠腹地,特别是有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挡住,使得这里有高山呼吸、大地震颤之美誉。
青海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为它在中国的几个历史时期都是不同的行政区域,其包含的地区也不同。早在马家窑文化时期,这个地区就是我国的黄河中游地区之一,与河南、陕西等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历史时期,这里是汉、藏、蒙古、回等民族的交汇地带,也是我国的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元朝时期,它划归中央直辖,康熙时期,它属于西藏的一部分,到清朝乾隆年间,它再次成了一个中央直辖。
青海地区虽然属于中国的西北,但是它却不像新疆、甘肃、陕西等地那样民族众多,整个青海省的民族大多数是汉族、藏族,汉族的比例高达70%以上。其次是蒙古族、回族等民族。由于青海地区地广人稀,大多数人口集中在省份的东部和南部。
总之,青海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一部分,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现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通过地图和介绍,我们可以对这个区域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