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旗,是中国最后一个未定居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胡杨林。在这片广阔而神秘的土地上,唯有见过胡杨林的人才能真正领悟“雾霾笼罩中的直立草原”所带来的巨大震撼。那么,这片被世人视为“沙漠中的奇迹”的额济纳旗胡杨林,在哪里呢?
胡杨林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中部地带,南北长约18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占到了五分之四,而胡杨林面积约为1000平方公里。它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生长,最大的胡杨树株周长可达11米,高达26米。
胡杨林分别分布在额济纳旗的南北两端,其中北杨林面积更为广阔,南杨林则保存了更多的百年胡杨树。在这片绿洲中,还有天然泉眼、倒影湖等自然景象,与胡杨树组成一幅季节更替的翠绿沙漠风光图。
关于胡杨树
胡杨树是一种极具荒漠特色的树种,一般生长于世界气温最高的地带——中亚沙漠。胡杨树是沙多余地区的主要植被,因为风吹沙多,水分少,只有胡杨树的根部深入地下,才能吸取到深部更加丰沛的水源。当然,胡杨树也有自己的魅力,比如一个百年的胡杨树就有着五十年生长与五十年成长的韵味,胡杨树枝干上的沟纹和静态树冠形态,也展现着大自然的美妙。
胡杨林的形成
胡杨林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切都源于两个缘由:人类的破坏和自然的适应。
首先是人为因素的原因。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人类的草原放牧和农耕活动掀起了数次沙漠化,草原逐渐变成了荒漠,这也使得大量植被节水、节盐的胡杨树成为了唯一能在这片荒原生存的植物。
其次是自然因素的原因。内蒙古的夏季高温炙烤,加上几乎每天都要挨打的狂风,使得居住者不得不做出种了胡杨树的决定——也就是说,这是胡杨树适应这个严酷环境的一种天然生存方式。
由此,在较为适宜的土壤条件下,30多年前,先是内蒙古农牧建设单位在额济纳旗南部苏尼特左旗“抢沙治沙”,种下了人工胡杨林。紧接着,又有一批来自国家农业资源保护庆阳试验站的专家冒险到了这片荒凉之地生长了100多年的南部胡杨树,在枯叶和沙尘中,他们研究出了胡杨树适应沙漠环境生存的各种技术方法和道路。
小朋友们的奇妙之旅
对于北京的小朋友们来说,走进胡杨林的感受是一种非常新奇的体验。他们在认真听完讲解后,开始了他们的奇妙之旅。在树林里,他们发现了大大小小的蜻蜓、蝈蝈、蚂蚱、蜘蛛等等昆虫,它们既是胡杨树的天然保护人,也是维持荒漠生态平衡的主要力量。他们在摘野果、探索植被中了解了植物的自我保护,以及植物与沙漠之间的关系,还能亲手种下这片绿洲的发源地——梁地树苗,亲自见证这片绿洲的发展。
总之,除了胡杨林美景让人印象深刻外,来来往往的观光客对本地的人文环境、绿化工作等等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这里,人们不仅懂得了如何保护它,更在它身上看到了内蒙古的文化底蕴以及它所蕴含的历史深度与感人内涵。
结语
额济纳旗胡杨林是一大奇观,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绿色是地球的外衣,绿色是人们的朋友,绿色是全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要珍惜身边的每一棵树,保护每一片绿化地。
让我们携手开展“绿色家园,美丽中国”运动,让美景长存,为后代留下绿色宝藏,让胡杨林成为保护生态、建设美好家园的珍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