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蚌(象牙蚌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旅游攻略096

象拔蚌真实面目?

象拔蚌的学名是太平洋潜泥蛤,象牙蚌左右两边长着扇壳,扇壳的大小一样,它的前端长着锯齿、副壳和触须。水管最长可以伸展到3米,但不能缩入壳内,因长得像大象的鼻子,因此被称为象拔蚌。

象拔蚌为什么不能人工养殖?

象拔蚌不能人工养殖是因为生存环境要求苛刻。象拔蚌的附着基以沙为好,附着后采用流水法培育稚贝,日投饵量逐步增加到6万细胞/ml~12万细胞/ml,幼体8天~10天发育成单管期稚贝(壳长0.6mm~1mm)。

象牙蚌(象牙蚌怎么做好吃又简单),象牙蚌(象牙蚌怎么做好吃又简单),第1张

象拔蚌水蚌区别?

大体上两者的区别可分为三点:

1.象拨蚌壳的纹路清晰,鼻肉纹路也较有规则;水蚌则纹路凌乱,不清晰。

2.象拨蚌颜色较浅,白色为主,水蚌颜色深,水蚌壳满,不算厚,但较水蚌为厚。

3.象拨蚌壳小厚硬,鼻长肉肥。水蚌则壳大薄脆,触碰鼻子,易收缩变得很短。

象拔蚌鼻子明显更粗、更长、肉质更紧密。

水蚌鼻子短、细, 肉质较松。

水蚌和象拔蚌的区别不大,大部分的象拔蚌都是肉质白和长,并且大块为主。水蚌比较短小且有一点灰色。

象牙蚌(象牙蚌怎么做好吃又简单),象牙蚌(象牙蚌怎么做好吃又简单),第2张

象拔蚌名字由来?

象拔蚌所以得名,是因为人们认为它外形像大象的鼻子。

象拔蚌的“鼻子”又叫虹吸管,用来捕食,象拔蚌还很小的时候能在海底行走,挖掘泥沙藏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象拔蚌的足部逐渐退化,失去移动能力。接下来很多很多年,象拔蚌就成了一棵“种”在海底的植物,为了能吃到泥沙之外的食物,象拔蚌的鼻子只能越来越长。

象拔蚌的名字来源于其长长的虹吸管,由于其伸出壳外,外形很像大象的鼻子(象拔),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象拔蚌”,这就是象拔蚌的由来。

象拔蚌之所以叫做象拔蚌,那是因为它的外形呈现为丰满的长形,酷似大象的鼻子,所以被称之为象拔蚌。

象拔蚌和大象是没有关系的,是远东包括华人及日本人崇尚食用的高级海鲜。原产地在美国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因其又大又多肉的虹管,很似大象的鼻子(象拔)被人们称为“象拔蚌”。

优质

象拔蚌之所以叫做象拔蚌,那是因为它的外形呈现为丰满的长形,酷似大象的鼻子,所以被称之为象拔蚌。象拔蚌的市场价格比一般的海鲜高,而且制作工序也是相当的复杂的。捕捉时用压缩机将海底沙粒吹开,再派潜水员拾取,通常每颗重750-1500克,捕获象拔蚌非常费人工,因此导致价格很贵。

象牙蚌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象牙蚌怎么做好吃又简单、象牙蚌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