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是什么意思啊?
它是一个位于东欧的国家,地处波罗的海沿岸,与拉脱维亚,白俄罗斯,波兰和俄罗斯相邻。
立陶宛民族在13世纪形成,1940年,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9月14日恢复独立,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立陶宛的官方语言是立陶宛语,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和东正教。
国内地势平坦,有尼亚穆纳斯河等主要河流,以及众多的湖泊。
立陶宛的气候, 介于海洋性气候和** 性气候之间,农业和工业相对发达。
立陶宛是什么洲?
属于欧洲,东欧,位于波罗的海,与德国、波兰、瑞典、挪威、丹麦隔海相望 ;原来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1991年苏联解体,便脱离出来。
立陶宛面积6.53万平方公里,人口287万立陶宛的人口密度约为44人每平方千米。立陶宛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80%以上的人口属于立陶宛族,此外还有波兰族和俄罗斯族人口。
立陶宛属于欧洲 ,位于东欧波罗的海东岸的小国 。面积约为2.73万平方公里 ,人口二百多万 ,属欧罗巴人。与北方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温带** 性气候 ,属东欧平原 地形平坦 。
立陶宛属于欧洲,欧盟成员国之一。
立陶宛国土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中东部(北纬53°54~56°27,东经20°56’~26°51’),北与拉脱维亚接壤,东、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南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相邻,西濒波罗的海。国境线总长为1644公里,海岸线长90公里。
立陶宛简史?
1240年,南部地区的高等公爵明道加斯统一了立陶宛地区,建立立陶宛大公国。当时,基督教在欧洲日盛,但倔强的立陶宛成为最后一个非基督教国家。西面的天主教和东面的东正教都希望拿下立陶宛。
到1386年,天主教十字军陈兵立陶宛边境,雅盖沃大公随后带领立陶宛人皈依天主教。1387年,天主教成为国教。自此,欧洲长达千年的基督化正式完成。立陶宛获得一个新名字,天主教的“北境守护者”。维陶塔斯大公执政期间(1392~1430年)是立陶宛鼎盛时期,成为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疆域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涉及今天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摩尔多瓦部分地区。
1569年,立陶宛和波兰合并,成立波兰-立陶宛联邦,国力先盛后衰,持续到18世纪晚期。
18世纪中后期开始,波兰-立陶宛联邦遭到沙俄、普鲁士、奥地利三国的联手瓜分,联邦最终瓦解。此后近两百年间,立陶宛进入到一段被反复征服的时期,不断遭受强国的侵略和占领。
1795年后,立陶宛逐步被沙俄吞并。沙俄强迫立陶宛人信奉东正教,立陶宛人用制作十字架的方式表示反抗。这就是著名的“十字架山”的由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占领立陶宛。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国家重建,并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2月16日成为立陶宛的第一个国庆日。1920年10月9日,波兰占领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和东部地区,第二大城市考纳斯成为立临时首都。
1939年8月,苏联和德国签订秘密条约,立陶宛被划入苏联势力范围。1940年,苏军进驻立陶宛境内,事实占领了立陶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立陶宛又被纳粹德国占领。
随着二战形势变化,1944年,苏联军队再次占领立陶宛,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加入苏联,成为苏联的一部分。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通过恢复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苏联独立。3月11日成为立陶宛第二个国庆日。因而,立陶宛是一年过两次国庆的国家。
1991年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联合国。2004年3月29日,立陶宛加入北约,5月1日成为欧盟成员国
最早立陶宛民族形成之时,也就是9-12世纪, 当时伴随着犁耕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不断发展,立陶1410-1430年是立陶宛历史上最鼎盛的年代,维陶塔斯大公统治下的立陶宛大公国成为欧洲当时面积最大的国家,...
立陶宛国家简介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立陶宛资料、立陶宛国家简介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