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就要到了,想去旅游散散心,请问广东省内哪里有好去处?
主要看旅客的意向,如果想去看风景的话,清远、韶关、河源都可以,清远碧沙洲、丹霞山、天子山瀑布,河源万绿湖。
想要玩刺激的,可以选择漂流或者到海滩,清远黄腾峡漂流等等。
想要去浪漫的地方,可以选择去泡温泉、新会古兜温泉,一边竹泡温泉一边欣赏风景。
要分几种类型:第一种,工作在一二线城市的人群。建议去广东的四大名山(鼎湖山、西樵山、罗浮山、丹霞山)走走。此外,山区、海边也不错。第二种,生活在乡村农村的人。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议他们到城市的景点旅游。增长见识和见闻。广东的城市景点很多,老牌的新兴的旅游城市到处都是。像广州、深圳、佛山等等地方富有文化底蕴。各地的城市建设、都市化建设水平都很高。可以坐坐高铁,看看小蛮腰,看看水族馆,听听粤剧,喝喝早茶,亲近一下植物园……第三种,家庭团。玩腻了大江南北的家庭可以自驾游,深入乡村,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变化。广东这几年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很大的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如果假期只有两三天,可以在附近走走。农家乐、民宿都是不错的选择。第四种,特殊人群。例如学生,可以去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广东四大名园、古建筑群走走。老同志可以在省内的红色景点走走回忆一下过去。
当然,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广东的旅游资源十分的丰富,21个地级市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规划了很多旅游线路,省内的旅行社众多,国庆黄金周一定会很火爆。各位朋友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旅游攻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预祝您路程愉快。
我于2018年春节去过广东韶关的丹霞山和客家大围,广东的其他地方我也没去过!在去丹霞山游玩之前我对韶关地区做了一点功课!供你参考!
韶关是广东省北部的一个地级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说到韶关,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历史名城、山青水秀、民族风情”,它的历史可上溯至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元鼎六年设曲江县时,便以韶关为县治。这里原先被称为韶州,是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底”形城市,在军事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势;在商贸上则是“一吏当关,万物难出”,各种商品货物,均有东、西、北三关把守,后来商贾们就将这里称为韶关。由于韶关地处山区,因而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加之韶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因而当地的旅游景观十分多姿多彩,是粤北的旅游中心。韶关有标准 风景区丹霞山,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南华寺,著名的“马坝人”出土处、“石峡文化”遗址狮子岩,有“地下宫殿”之称的古佛岩,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梅岭古道,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珠矶巷,南方第一家天然狩猎场乳源南水狩猎场,乳源的必背瑶寨等等。
1:丹霞山:丹霞山是丹霞地层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自然遗产地。 与鼎湖山、罗浮山、西樵山合称为广东四大名山 。 丹霞山景区主要分为丹霞景区、韶石景区、巴寨景区、仙人迹景区与锦江画廊游览区。到现在为限,已开发有丹霞景区的长老峰游览区、阳元石游览区、翔龙湖游览区。锦江画廊和巴寨景区是以自然山水观光为主,集科普、攀岩、考察、探险、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风景区。
韶关东站有丹霞旅游专车(15分钟一趟,票价16元)直达丹霞山新山门,景区内有专车免费接送至上山地点。但从丹霞山回程的大巴有去韶关站的,高铁都停在韶关站。
景区门票:150元/人(门票两天有效,学生、老人、儿童半价,要出示相关证件。)
索道:平时单程上40元/人,双程60元/人。节日单程上45人,双程70元/人
2:广东大峡谷(乳源大峡谷):大峡谷贯穿于韶关的大布镇和英德的波罗镇,全长15公里,最高深切度是400多米,沿途风景优美。大峡谷的两侧是高角度的绝壁峡谷,十分险峻,谷内出露的岩石为距今3亿多万年以前形成的沉积岩,以致密坚硬的石英岩为主。由崖顶至谷底有观光梯,也有高达1386级石阶的陡峭“天梯”。
交通:韶关火车站搭乘3路车到西河汽车站,每天7:00-17:00,平均15分钟一趟。有大巴到乳源,,车程约45分钟,车费10元。
门票:68元(60元+5元高空杂技表演+3元保险/人),景区讲解服务:最低50元,超出10人按5元/人计。
3:南华寺:南华寺寺庙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至今已有1480多年历史。千年来,南华寺与六祖名字连在一起而著称于世。六祖慧能在此传授禅法37年,得法弟子43人,传播全国各地,后来形成河北临济、湖南泻仰、江西曹洞、广东云门、南京法眼等五宗,即所谓一花五叶。法眼宗远传泰国、朝鲜;曹洞、临济盛行于日本;云门、及临济更远播欧美。故南华禅寺有“祖庭”之称。
交通:韶关火车东站对面坐(韶关—铁龙)的车,坐到“南华寺”下车,也可以在火车东站坐出租车,一般50-60元可以去到。
门票:20元。
4: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属南岭山脉中段,是珠江支流北江的发源地。这里有广东保存最好的原始森林,这里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30多座,其中石坑崆为广东最高峰。由于山地多雨,这里溪涧流量大,形成不少险滩和瀑布,南岭的瀑布长廊景区、原始森林“小黄山”景区、广东第一高峰石坑崆景区、亲水谷景区堪称南岭四绝。
交通:到韶关西河汽车站或韶关火车站乘车到南岭。也可到韶关各汽车站乘坐汽车前往乳源县城,然后在乳源租微型面包车(车费约50-80元)或选择乘坐前往大桥镇的中巴车到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路口。
门票:80元。
5:梅关古道:梅关古道位于梅岭顶部,南雄梅关历来是南北交通要道,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史称南雄。梅关古道设关始于秦朝,梅岭的千年古枫,叶茂如盖、郁郁苍苍,陈毅也曾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梅岭三章,寒冬时节,红梅绽放,百态千姿,竞丽争妍。
交通:南雄有直接到珠玑古巷,梅关古道的班车,半小时一辆,在新城汽车客运站、青云桥、繁荣市场、明乐超市、市政府、八一市场、客运总站都可以上车。
门票:40元。
珠玑巷(沙水镇):珠玑巷又名沙水镇,是一个具有1100多年历史的古巷。它得名于唐敬宗年间。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主要族姓的祖居。是客家人向岭南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巷内有珠玑巷博物馆及胡妃纪念馆等景点。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流水见人家。又见珠玑巷,又见古祠堂,又仿佛见到祖先坚强而伟岸的身影。
交通:在火车站旁的韶关汽车东站坐车,每半小时左右一班,或坐南雄回头的士,可买位。终点是南雄汽车站,然后可以打南雄市内的士到珠玑巷。
回程可在大马路上拦终点是韶关的过路大巴,价钱一般是40元左右。或者到珠玑客运站坐大巴,最后一班回韶关的车是下午4点。普通门票是40元,学生半票。
6:百年东街:百年东街是韶关市新开发的商业步行街,位于韶关市浈江区东堤路,风采楼附近。以有百年历史的南洋骑楼为建筑风格,有多个特色商业组团,其中包括主题文化广场、特色瀑布酒店、国内国外各色餐饮、大型购物商场、滨江广场绿色长廊等,还拟建亲水平台、连锁浮桥等配套设施
7:满堂客家大围:满堂客家大围始建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历时修建24年,主围有777间房,具“三大功能,九大奇观”,是民居建筑“方围”系列的杰出代表,为广东民居之最,久负“岭南第一围”盛名。
交通:从韶关乘汽车到始兴县后再坐班车到隘子镇,如果人多可租车前 往。
门票:40元。
7:必背瑶寨:必背,原叫“鳖背”,是乳源瑶族自治县瑶族聚居的一个镇,必背瑶寨属过山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隋唐时期从湖南等地迁入。明代以后,因为灾荒和战乱,必背瑶胞又大批向广西、云南等地迁徙,后再流散到东南亚,并辗转迁移到欧美各国。翠绿的松杉林中,层层梯田的半山腰里,掩映着错落有致、依山而建的瑶族村寨,美轮美奂,别有风情。
交通:由韶关客运北站到乐昌市有国营班车,早班车06:40,末班车18:00,星期五、六、日末班车为18:30,到桂头镇下车,票价一般8元。到桂头镇坐面的约7元到乳源必背瑶寨景区。
门票:45元/人。
太多了看你在哪个地方这些都是广东境内的景点,在这里我只说比较有名的。
一,广州:1、白云山 2、光孝寺 3、香江野生动物世界 4、西樵山 5、 越秀公园(越秀山)6.长隆 。
二 深圳:1、世界之窗2、锦绣中华3、中华民族文化村4、欢乐谷5、东部华侨城6、仙湖7、大梅沙、小梅沙 8、深圳海洋公园9、深圳野生动物园 10 东西涌 。
三 珠海:1圆明新园2珠海渔女3东澳岛 4梅溪牌坊5飞沙滩 。
四 东莞:1.绿色世界2.虎门林泽徐公园/沙角炮台3.旗峰公园4.虎英公园5.水叮当(游水/泡温泉等)6.隐贤山庄7.樟木头观音山森林公园。
五 中山:1长江乐园,2紫马岭公园,3孙文纪念公园,4孙中山纪念管,5步行街,6南区詹园, 7中山影视城,8孙中山故居 。六 佛山:1三水荷水世界 2南海南国桃园 3西樵山 4 康有为故居 5黄飞鸿故居 6雷岗公园 7千灯湖(这个是不花钱的) 8禅城祖庙
七 韶关:1丹霞山,2南华寺; 清远:1清新县笔架山峡谷漂流、2清新县玄真峡谷漂流、3清城区黄腾峡漂流、4清新县古龙峡漂流、5清新县五星漂流、6英德市英西峰林暗河漂流、7英德市飞霞碧溪漂流。
八 肇庆:1.鼎湖山 2.七星岩,3仙女湖 ;湛江共有八景:1湖光镜月(湖光岩)2东海旭日(东海岛)3长廊观海(观海长廊)4硇洲古韵(硇洲岛)5寸金浩气(寸金桥)6港湾揽胜(湛江港湾)7南亚奇园(南亚植物园)8南三听涛(南三岛)。
九 阳江:1国家AAAA级滨海旅游风景区——海陵岛大角湾 2省级风景名胜区春湾——凌宵岩,3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十里银滩。
十 汕头:1、有4个收费公园:金砂、中山、华侨公园、石炮台公园 2、免费的景点:铁林寺、北回归线标志图、汕头大学、海滨长廊、星湖公园、东方公园、时代广场、人民广场。
十一 潮州:1象金山古松,2韩祠橡木,3西湖鱼穴,4鳄渡秋风,5凤凰时雨.6 西湖公园,7北堤的鳄鱼亭,8韩文公词,9凤凰州公园,10湘子桥,11滨江长廊,12开元寺,13人民广场14韩江夜游。
十二 揭阳:1黄满磜瀑布群2大洋度假村 3·京明温泉度假村 4·阳美玉器展销中心 5·梅云内畔公园 6·桂竹园 7·黄岐山风景区 8·禁城 9·关帝庙 10·揭阳学宫 11·揭阳城隍庙 12·榕江西湖 ·进贤门城楼 13双峰寺。
十三 茂名:1茂名高州水库旅游区 2广东茂名森林公园 3根子荔枝文化旅游区 4仙人洞自然风景旅游区 5茂名大雾岭旅游区 6天马山生态旅游区7茂名高州城冼太庙8茂名市长坡旧城遗址9茂名高州高凉岭旅游区10茂名高州观山寺群 11 海岛生态观光游12放鸡岛13茂名高州市宝光塔。
十四 云浮:1邓发故居 2蟠龙洞 3九星岩 4国恩寺5 龙山温泉旅游度假区 6文塔。
十五 惠州:1象头山景区 2龙门温泉 3古田自然保护区4 巽寮湾 5汤泉 6惠州西湖 7蓝田瑶族 8九龙峰9罗浮山。
推荐去广东清远。有英西峰林、老虎谷暗河漂流、阳山水口连江画廊、连南南岗千年瑶寨、连州地下河,比较适合自驾。
普宁有可以一日游的景点吗,求推荐?
一、兴道书院
兴道书院在棉湖镇之东南,前临云湖。湖两旁,一为“之”字形桥,一为拱形桥,各有千秋,湖边木棉挺立,直刺云天。站在书院之前,近望隔湖岭顶埔,有如砚台。远望则层峦叠嶂,正中有铁山,海拔近五百公尺。三山并排,有如笔架。真个是“三山排青,一水汀碧”。书院正座宽十三公尺,深四十六公尺,前面门楼高耸,屋檐凌空,大门上有石刻“兴道书院”四字,有联云:“兴纪五百年,见知闻知,自古皆称名世;道传十六字,同学同乡,于今共颂作人。”门背则刻“砥行立名”。门楼内为天井,步入大厅,为文昌爷宝座。再过一天井,是一排高楼。楼下一厅二房,楼上斗拱交错,画栋雕梁,脊檐巍峨,祀魁星爷。楼前挂木匾书“造凤楼”。又有联云:“是楼上主人,云水湖桥资览胜;幸棉中学子,凤龙台阁定初基。”书院左侧为瑞制祠,宽二十五公尺,深三十公尺。中央有一拜亭式厅堂,建筑精美,清雅脱俗,周围有书室二十余间,向着中厅,如众鸟之朝凤。解放前后,书院几经修缮,门楼建为二层大楼,面貌稍易,但其格局仍保存原貌,堪为游赏胜迹。
《揭阳县志》记:“霖田都兴道书院,同治十一年改建,厅堂之旁为书室二十余间,购置产业银二千四百圆。”
据记载,兴道书院建于一八七二年,其实书院的历史要上溯到清初,可谓“源远流长”。
《揭阳县志》指出:“从前衙署在湖口村地方,前明洪武三年移住棉湖。”湖口村在今东园区洲仔郭村,自明初以来,棉湖已成为霖田都的首府,清时设“左堂”,修建城隍庙,实际是副县城了。因而明清以后,棉湖教育特别发达,成为一个文化中心。《揭阳县志》记揭西地区最古老的学校是棉湖社学,俗称老书院。其中收录二篇碑记。王秀(无锡人,巡简)的碑记指出;“棉湖距县治(榕城)六十里,为霖田一都巨镇。土田肥美,民物殷饶,衣冠之族,弦诵之家,甲于通邑。”“爰卜吉于安定门外之左,购地九丈。”“鸩工于雍正八年九月二日,明年五月六日而学成。”这所社学,创办于一七三零年,今镇内的文祠小学即其遗址。
棉湖社学办了十二年,即搬到现在兴道书院这个地方,改名为鸿都书院。《揭阳县志》记:“鸿溪书院,在鸿溪,乾隆七年,举人陈元才建。”鸿溪就是云湖。县志收入陈元才的儿子子承(邑举人、永年知县)的《鸿溪书院记》称:“霖田之棉湖有社学,雍正八年邑宰湘潭陈公树芝暨巡简宰无锡王公秀始之,属予先君茂厥事嗣,是士气蒸蒸,日有起色。顾其地邻于市肆台司,或假道申宿,遂成传舍。先君屡思别觅僻处,为多士习静,骤不可得。后览胜至鸿溪,见三山排青,一水汀碧,颇有终焉之志。而藏修弥息,心迹双清,于书院为尤宜。爰度揆日,筑精舍于江浒,颜台曰文光,昭其文也,计三栋,夹室二十。广袤各十二丈,庖井悉备,规制虽未宏,颇喜不蹈场界,夙愿藉此稍偿。肇工于乾隆壬戍,计费镪约六百有奇。”鸿都书院是揭西地域有史所记的最古老的书院。以其所记面积,与今兴道书院相等。鸿溪书院办了一百三十年,才“改建”为兴道书院。一九二五年三月,国共合作的东征黄埔军指挥部曾进驻兴道书院,-和*** 的住房即于兴道书院内,十三日东征军西渡榕江,在金和区大公山打败了军阀陈炯明,这就是威震海内外的棉湖战役。
由此观之,兴道书院从社学开始,已历二百五十四年,从迁来今址开始,历二百四十二年。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揭阳县第一中学迁来此开办。一九四五年,兴道书院改办为揭阳县第二中学。一九六五年改为揭西县第二中学。文革期间的一九六七年改名为东方红中学。一九七八年,改名为棉湖中学,并于隔湖岭顶扩建校舍,书院旧址仍为部分师生的宿舍。一九八五年拟将此院改名为兴道中学,与棉湖中学分开,独立创办另一所学府。
兴道书院变迁,是棉湖历史的见证,是教育沿革的记录。她也是国民革命的纪念地。
二、龙颈水库
龙颈波光(龙颈水库)在(揭西县)五经富镇之北,处于龙江上游。龙江发源于丰顺县之八乡山,蜿蜒三十里,注入揭西县境,又穿越六十里,注入榕江南河,为南河最长之支流。一九五八年,在此兴建水库,历二年余而竣工。在与丰顺交界处建上库大坝,又在下游的龙颈口建下坝。蓄水量达一亿多立方米,是县内首屈一指的水库。上库大坝,高达五十七公尺,有如一座大山,截住洪波。坝上宽阔平坦,将两旁高山连成一片。右侧有楼阁,红墙绿瓦,古色古香。左边水中有圆形放水台,亭亭玉立。往前一望,碧波渺茫,纵横十余里。上游山货,在此集散,为繁忙之转运站。
坝左侧高山半山腰,有一隧道通入,乃一地下宫殿,因处水平线之下,又称水晶宫,内分四层楼,装电机三台,共九千六百千瓦,日夜机轮飞转,马达轰鸣。控制室中,银光屏闪闪发亮,似珠光宝气。各层之间,回廊相接,长梯相通,迂回曲折,可从另一洞口而出。
离上坝十余里的龙颈口,两岸高山狭峙,左边彩塔山,有梯田痕迹,望之如塔,下坝即建于此,坝高四十三公尺,有水从一侧山洞轰然奔出。坝外大楼为发电站,装机三台,共九千千瓦。电站周围,电竿如林,电线如网,蔚为奇观。
从下坝到上坝,有公路相通,然游览水库者,最宜乘船。下库十余里平湖,电船往来如梭。其地山高林密,郁郁苍苍,山青水绿,江山如画,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下库中段,大尖山下,剑门坑从西注入。这里原来三村鼎立,江中设有一古渡,称为张陆渡。渡头有一古井,称为宋帝井。《揭阳县志》记:“张陆渡,尖山下。相传宋太傅张世杰、丞相陆秀夫经于此。中有井号宋井涌然而出,清澈可监毛发,至今民犹备牲礼往祀之。”
相传南宋末年,张世杰、陆秀夫带着九岁的宋帝昺,为元兵所追迫,逃至大洋村东面的塘湖,在此立碑刻石,暂作栖身,其碑今仍完好。后元兵追至,宋军逃至此渡口,设渡收集残兵。帝昺在荒野露宿时,身边忽现一井,井水清甜,以供御用。后在龙颈口彩塔山下誓师,其兵屯于西侧,后其村称营盘寨。寨后山谷有砾上硿,乃一百公尺以上的飞瀑,忽而响声大作,闻于四方,以壮军威。彩塔山之西,地面涌出温泉,以供军士洗澡,其地今称汤湖。谁料元朝大军到来,苦潭埔一战,宋兵死伤大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帝昺君臣往东南逃奔,才走了三四里路,连玉玺也丢了。事后,当地村民将宋兵残骸埋于苦潭埔,立碑曰“厉泉”。因见埔上常罩阴云,悲风阵阵,故每年备礼品以祭。在丢玉玺的地方,今叫石印村。
自从建了龙颈水库,宋井已淹于水中,张陆渡也已撤去,惟见电船飞驶,浪花飞溅。但当日的沉痛史事,仍令人为之凄怆。
《揭阳县志》还记载着怀念张陆渡的二首诗。
清嘉应进士、监察御史邱玖华《过张陆渡宋井怀古》:谁使神州坐陆沉,空余荒井尚深深。石泉幽咽忠臣泪,野露寒沾帝子襟。万里山河萍破碎,百年家园泪淋零。西湖蟋蟀人何在,洋水浑流直到今。
清东莞举人、揭邑教谕邓大业《过张陆渡宋帝井有感》:此地旧传张陆渡,忠魂犹见起旋涡。荆舒误国缘新法,缪丑愚君在议和。二圣蒙尘无反旆,举家沉海有随波。何须更向涯门去,井畔停舟慨已多。
三、神泉胜迹
神泉胜迹在惠来县城南7.5公里处,地处广东省东南沿海,西临南海,背靠文昌山,是县内龙江、盐岭河和雷岭河汇合出海港口,是粤东地区历史上著名的海港。建于明嘉靖33年(1554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胜迹繁多,有“三奇”、“八景”之说。(“三奇”即奇物——丝线吊金钟,奇鱼——拜鱼,奇水——甘泉。“八景”指蜃楼海市、海角甘泉、烟墩望海、玉芴朝天、文笔高标、晚霞归帆、书院青松、古井通海。)相传隋朝年间,神泉四面环海,是一个孤岛。唐朝时,岛上已有居民,以捕捞为生。尔后,因泥沙冲积,岛屿与陆地相连,形成了背山面海的地势,居民倍增,逐渐于神山古庙前后创建神前、神后、神山等13个村落,合称“神山巨镇”。
海角甘泉位于神泉镇区东南角,宋代是海滩上一个淡水泉眼,明时砌成泉井,其时潮汕神童苏福为其题写独脚联“抉(快)取携而不竭任卤浸咸蒸独标平淡”,一时成为绝对,扩大了此泉影响,并被人们编写出许多神奇传说,使此泉演变为“神泉”。清乾隆间知县王玮在井旁建亭,将苏福独联刻在亭柱上,并树碑撰文。清代歌咏神泉寺中有“天涯有奇景,海角出甘泉”的句子,因而产生了“海角甘泉”的雅称。水仙宫为神泉古迹之一,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祀夏禹王,宫内有正厅、明间、次间,卷篷式拜亭,硬山顶,有“登台望舟”之景观。玉华塔位于神泉港口南端,原是一座渔船来往的航标,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七层八角状实心塔,贝灰夯筑,高26。4米,为古八景之“文笔高标”。
海市蜃楼常出现于神泉港西南海面,时间多在春夏之交,天将大雨前夕。“海市蜃楼”的出现次次有异,有古代的台榭、厅阁,有现代的高楼大厦,还曾出现过日本侵华的战争场面。同一次蜃景也变幻莫测,景象万千:时而勇士披坚执锐,万马奔腾,时而曲苑、酒旗,仕女嬉游,或隐或现,若远若近,蔚为壮观。蜃楼出现有一年一次或数年一次,也有一年两次。长则几小时,短则十几分钟,甚至一瞬即逝。1957年3月19日蜃景出现,从下午一时至六时四十五分才消逝,是有史以来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当地渔民总结为观察气候经验,有“景远候风,景近候雨”之说。
四、方方纪念馆
方方纪念馆,建于洪阳文化广场,为四层楼房建筑,面积约2700m。该馆是为纪念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先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和国家侨务事业的卓越领导人方方而建。
方方同志是洪阳镇西村人,青少年时期就追求真理,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1919年“五四”运动时任普宁学生会会长,1926年春转为0党员,历任0潮安县支部书记、普宁县委书记、汕头市委书记、福建省上杭中心县委书记、闽粤赣边区省委职工委书记、福建省委宣传部长兼武装部部长、南方工委书记、0中央香港分局书记、华南分局书记等职。解放后,任0华南分局第三书记、广东省人政府第一副主席、0中央-部副部长、中侨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等职务。曾当选为党的七大、八大代表和第一、二、三届人国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期间,方方同志受到残酷-,1971年9月含冤去世。1979年3月党中央为方方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补开追悼会。在方方同志的家乡——普宁市洪阳镇建“方方纪念馆”,是普宁160万人民和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夙愿,也是广大0员和老同志的热切要求。原国家主席-同志生前为“方方纪念馆”题写馆名,原国家副主席-生前也为“方方同志塑像”题名。馆内的展品有方方同志革命活动的情况介绍、照片、实物共300多件。展品陈列共分六个部分:一是少怀中华凌云志。概述方方同志在潮汕地区领导革命斗争的情况;二是崛起闽西有俊声。介绍方方同志奉调闽西后,力挽狂澜,领导闽西革命的英勇事迹;三是抗日反顽智勇全。介绍方方同志任0闽粤赣边区省委职工书记时的建树;四是擎起南国一方天。介绍方方同志大力开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人民武装的卓越贡献;五是侨务风范炳千秋。概述了方方同志作为我国侨务活动的卓越领导人,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作了大量工作,彪炳千秋;六是英名不朽史流芳。展示了人们对方方同志的尊敬和怀念,其光辉业绩
永远铭刻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心中。
方方纪念馆于1999年10月1日开馆接待来宾,成为普宁市的又一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天竺岩
天竺岩位于揭西县城河婆镇南面4公里的明山东麓,创建至今800多年。奇石突起,以天然石洞为佛殿,今增新宇,风光如画。1989年7月1日列为县级文保。1995年被批准开放。
岩所处之明山,是著名三山之一,与毗邻的巾山、独山成为隋代创建三山国王庙之神话出处,驰名两岸,堪称“揭西第一洞”。清《广东通志》载:“招仙观在揭阳县西明山(今属揭西县),宋嘉定中(1208—1224)建,相传有羽士隐此。”至明朝成化八年(1472)秋月,由住持慧钊和尚募资,鸠筑成寺,佛殿僧舍初具规模。清乾隆十六年(1751)十二月初一日,揭阳县正堂顾,接受九月十六日生员黄鹰扬等12人呈文,称其祖杨蕴有粮田12亩,于康熙十八年(1679)施岩为香油资,为防被变卖,须勒石之求,故立下《廉明县主顾批准勒石示禁》碑(今存)。乾隆五十二年(1787),密证禅师住持此寺,遍题十方,修葺扩建,殿舍僧院更加完备(今存碑记)。1950年后,寺被废止。1989年7月1日,0揭西县委批准修复,列为文保护单位。岩山门高大瑰丽,设正门和左、右偏门,上饰澄色琉璃瓦,嵌瓷楚尾和动物、花草,光彩耀眼。门柱石刻对联,横批刻“翼善开贤”。又摆大石狮、大石鼓各一对,使山门显得更为壮观。
再进,正对面是一个长方形车库,上饰澄色琉璃瓦,与后山翠林青黛相映成趣。登其旁石台阶而上,便抵达石洞前所筑佛厅正面。新建佛厅美轮美奂,并建两“伸手”。厅脊嵌瓷双龙朝0,随带嵌入物,古色古香。作为主殿的自然洞顶巨石,高过厅脊,势凌青天,于紧连的绿林中分外显眼。佛厅门匾石刻着:“天竺古岩”。走过佛厅,便抵达石洞内主殿。它有350多平方米,可容数百人,三面为天然石壁,底面有石龛,前面用石条砌成精致的殿门。天然巨石盖中,有一小孔,深不可测,被称为“出米孔”。殿后有迂回遂道,中有石室,如入迷宫。由暗道穿越出门,到达山谷,清风吹拂,迎面忽见10米高天然石雕大佛,巍然端坐,笑逐颜开。举目眺望,满坡苍松翠竹,奇花异草,嫣红姹紫,绿滴凝香,亭台掩映于绿海之间。
六、北标窥日
北标窥日是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揭东县地都镇鸡笼山南麓,是标志地理学上北回归线经过地方的建筑物。由浮雕地球仪、“北”字承重架和观赏台三部分组成,塔高13.6米,底坛直径30米,每年夏至日中午十二点,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能透过标志塔地球仪的中轴线管,在观赏台中心石板上投下日影,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北回归线是地球上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也就是北纬23°26′的纬线圈。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除了不断自转外,还以椭圆形的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叫做公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而地球的公转就形成了四季轮回。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交相成66.5度的夹角,因此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光垂直照射地球表面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南半球。把太阳光直射在最北面的点连成一条假想线,就叫北回归线。一年之中太阳光的垂直照射点就在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之间移动。只有每年6月22日夏至日正午12点左右,有一瞬的时间直射北回归线,从这一瞬开始,北半球进入夏季。因此我们每年只有一次能看到“立竿不见影”的天文现象。北回归线是看不见的一条假想线,建立了标志塔,就使得人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北回归线的客观实体,感觉到这条纬线的存在。它对天文、地理、土壤、生物、气候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在北回归线经过的地方,台湾的嘉义、花莲,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和云南的墨江都建起了标志塔。到目前为止,我国是世界上建立北回归线标志塔最多的国家。
“夸父亭”和“邓林亭”取名与太阳有关,古籍《山海经》有一则动人神话传说:夸父就是大男子汉的意思。古时干旱,他要征服太阳,追赶太阳,满身淌汗,热渴难忍,饮尽黄河渭水还不止渴,要去饮大海的水,未到,就在路上口渴而死。夸父丢弃的手杖,插在地上,即成茂密的邓林。邓林就是桃林。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地处我们这个海滨城市,造“夸父亭”等景致和《山海经》中的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非常吻合。
七、郭氏大楼
棉湖郭氏大楼,位于揭西棉湖,为清初富商郭来所建。大楼位于棉湖古镇翰林府右侧,永昌古庙左侧,面对高耸的铁山笔架峰,濒临秀美的云湖。湖桥亭榭镶缀,名胜古迹交辉。与兴道书院、翰林府、云园、永昌古庙等,形成一个壮观的建筑群。郭氏大楼显得尤为雄伟壮观,是远近有名的建筑物,有“潮汕民居古建筑之最”的美誉。此楼建于清雍正十一廿(1733年),竣工于1746年。整座楼占地5460平方米(约合9亩),楼宽52米、深105米,有四条花巷,五落院堂,后面有高4.25地琼楼一座,其建筑格局,模仿宫殿形式,里面原有99间房经后代修补增建,总数为100间,即所谓“驷马拖车”、“百凤朝阳”的格局。
整座大楼以贝灰三合土夯成(据说三合土中和以少量地红糖),坚固美观,大院中有小
院,院墙砌有长窗,清雅超俗。楼前有广场和高照壁。广场之右侧建有“会元居”,是该楼主人当年接待四方商贾和宾客之地。“会元居”后面,还有书斋一座,人们称为“老书斋”。后楼正中,有清代监察御史邱玖华“去天尺五”之题匾。楼下大门正中,又有“带湖亭”之大匾额。邱玖华被请来执教,这为郭氏大楼增加了知名度。邱氏执教之后,师塾遂从“老书斋”迁至“带湖亭”,号称“带湖学校”。这间学校开棉湖教育之先河,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曾有“道林百众,书院千徒”之美誉。这座楼的建筑重点在后楼,墙厚二尺,大门石圈,构筑精美,楼有两层,高4.25丈(据说宫殿高度4.4丈,只差1.5尺,
故有“去天尺五”之说),飞檐凌空,高脊巍峨。楼前有长廊,外围栏杆,凭栏远眺,极目达乌犁古塔;楼内雕梁画栋,斗拱交错,上铺十层红瓦。楼之正中,原有圣旨牌一块,两边有木联云:“五六月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书声”,也是邱氏之手笔。漫步楼上,浏览周围风光,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八、京明温泉度假村
全国有机茶生产基地,中国靠前 名茶示范茶园。位于揭西县京溪园镇。周围有普惠、深汕高速公路、距揭西县城25公里,距揭阳市区35公里。是一个集生态茶园、旅游观光、会务、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2003年2月动工兴建,2004年1月开业。
度假村整体规划面积10072亩,其中核心区面积52亩。北回归线穿境而过。玉、明、镜、翠、盅五潮环绕云、龙、翠、松、孔雀五岭,亭台楼榭,曲径横廊掩映湖光山色之中。
度假村以“仰天地正气、享人生体闲”的开发思路和功能定位,按照“游、行、住、食、娱、购\"六要素配套各项旅游设施。主体区有京明长城、水上世界、动物观赏园、京明宝塔等20多个景点,集中了度假村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的精华,体现了度假村,的主体风貌和功能。特包景’区主要包括京明茶园、茶艺馆、茶山画廊等景点,尽显中国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京明茶园:占地面积2500亩,梯田式的生态茶园种植了乌龙茶等二十多种优良品种茶,是全省较早创立者 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旅游观光和科研为一体的现代茶叶生产基地。水上世界;面积2200亩,有意大利贡多拉游船,动物-船、水上自行车等9种不同风格情调的游船。动物观赏园:占地面积110亩,有东北虎、黑熊、小熊猫等动物及孔雀等80多种鸟类。京明长城:位于京明度假树中部,仿八达岭至山海关风貌建成,全长1.6公里。上有唐僧师徒往西天取经及十八罗汉塑像。多功能服务中心:拥有温泉休闲区、高尔夫球练习场等设施的娱乐中心及具中谣、潮客风味的美食中心,有各类客房、8号别墅258间(套),有2000多座位的京明文化广场及多种风格可同时容纳近千人的多功能会议厅。
九、赤松观龙藏洞
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惠城镇西北8公里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古昔一仙庙,世称“龙藏洞”。这里山清水秀,清幽雅静,自然风光绮丽,民间传说:当地干旱缺水时,唯有此处终日泉水潺潺!历代地理先生朝思暮想择此地作风水,谁知罗庚盘一摆放,指针即不动弹,不可思议。置身此地,真有神秘玄妙之感。
据传,清朝乾隆年间,惠来县靖海乡人宋超月乙镜真人,与道友畅游潮州九邑,惠来都十八景地,识昆仑山落脉,西系葵峰望天岭、双乳峰,居普陀岩虎头山,悟莲峰山油瓶石坑有玉盒献宝,仙师南行追龙赶凤,但见龙藏凤栖,到了“龙藏洞”,遂推卜立愿而戏言曰:“藏世道宣仙地,389年后,自有吾后传明月善人,在此为师创观建宫,存真容于龙藏洞。”至公元1994年11月,当地道友自筹资金300余万元,修复古庙,圆成“龙藏洞赤松观黄大仙庙”,并经揭阳市宗教事务局核准,惠来县宗教事务局批准登记开放。于1996年阴历8月23日,举行黄大仙诞辰暨龙藏洞管理委员会成立挂牌揭彩双庆活动,盛况空前。还先后接待了海内外来宾3万多人,举行“罗天大醮”法会3次。参加信众约15万人次。现在在赤松观后殿兴建了“乙镜真人宫”,于1997年4月20日举行奠基典礼,请汕头大学及汕头园林建筑高级工程师设计,参偈先贤鲁班图模,定为天地人三才乾坤宫阁,分三层设计:上层呈天坛形冲云宫;中层为城郭形八卦迷宫;底层为富丽堂皇地宫。三层叠宫,有24屋顶、36飞檐、72角椽、99洞孔,8柱6门玄洞冲天,造型独特,*** 。还规划在山腰修复“观音圆通宫”、“报孝堂”﹙功德堂﹚,在山顶复建“冲天观”,以恭三清至尊、李道明天尊、吕纯阳祖师等八仙。
十、惠来西来寺
西来寺位於广东省惠来县西三十五里龙溪西畔溪西镇上村,是入潮古道。《惠来县志》记载,唐大颠和尚得法於石头希迁禅师,在元和年间入潮,经过龙溪溪西乡的时候,恰遇乡民天旱祝祷雨,大颠和尚即发心求雨,如若无雨则自梵。精诚所至,克期雨至,村民都称大颠为“-”。后立祖师堂,世代奉祀。明嘉靖四年邑候杨孟训募建僧舍,塑大颠圣像,称祖师庵,香火旺盛。清顺治丁丑年,竭石镇守将陈万权增建前亭;康赜丙申年,邑候佟世后重修寺宇;乾隆壬戌年,知县杨宗秉、游府马锡宁又增筑墙垣;戊戌年龙江守府陈登奎、杨昌再修。己亥年邑贡生蔡士池撰《重建龙江西祖师庙序》,记修建因缘。历代文人吟诗撰联,为数甚多。寺内并有乾隆十七年《县主张太爷禁示牌》,记载了贡生蔡振声、蔡士江父子营建西来桥等善举。
西来寺正殿为大颠祖堂,旁有联曰:“大师龙溪万古尊严成-,颠歌鹤舞千秋圣诞祝遐龄。”东侧为大雄宝殿及客堂,西侧为历代祖师堂及僧寮。各僧寮成法师,29岁时师从虚云和尚出家,驻锡西来寺以后,精勤修行,为当地民众治病消灾。1982年圆寂,世寿67岁,万民哀痛,溪西学校停课一天,许多僧众不远千里日夜赶到西来寺送葬。
1983年惟修法师继任住持,在海外侨胞及国内信众的支持下,将西来寺修葺一新。1994年知云法师住持此寺,修建了一座两层楼的宝通亭,亭右筑宝通精
舍。1995年传林法师任住持,於宝通亭前二百米的路口构筑一座二楼三门牌坊式的山门,以纪念大颠祖师之德泽。1997年,传顺法师任住持,筹资十万元,
在古寺前架起卫公里的路灯。全寺总面积4783平方米。
京明温泉度假村介绍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京明温泉度假村门票多少钱、京明温泉度假村介绍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