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红山区在哪里
1、洪山区属于武昌。根据查询国际日报网得知,洪山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东抵鄂州市,南邻江夏区,西北环抱武昌区。洪山区因境内有洪山而得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当时洪山区境从武昌县划入武汉市。此后经过多次调整,截止2024年3月20日,洪山区已经成为了武汉市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
2、洪山区是武昌。洪山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因境内有洪山故而得名,故洪山区是在武昌。洪山区下辖13个街道、1个乡,面积为226平方千米。洪山区是2014年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教育部第四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健康促进区。
3、洪山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位于武汉市东南部。从西到北呈半圆形,被武昌区和青山区包围。东至鄂州市,南与江夏区接壤,东北与新洲区隔河相望,总面积5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88万人;户籍人口70.42万人。截至2021年10月,洪山区下辖16个街道和1个乡镇,区政府所在地为洛南街道珞狮路300号。
4、洪山区是湖北省武汉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洪山区既不属于汉口,也不属于武昌,而是直接隶属于武汉市。洪山区因境内有洪山而得名,东抵鄂州市,南与江夏区接壤,西北环抱武昌区和青山区,东北与新洲区隔江相望。截至2022年,洪山区常住人口为173万人,户籍人口为737万人。
5、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是武汉市的七个中心城区之一(武汉的七个中心城区是:江岸、江汉、_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全区土地面积502平方公里,人口87万(含流动人口),山水资源和人才资源都极为丰富。管辖区内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16所;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
红山区都有哪些镇
红山区下辖三个镇,分别是红庙子镇、桥北镇、文钟镇。其中 红庙子镇 辖:中心街社区居委会;聂胡地、西水地、郎家营、后道、东南营子5个村委会。桥北镇 辖:松树园、龙头山、钓鱼台、姚家洼4个社区居委会;六大份、哈达和硕2个村委会。
大平安镇 大平安镇作为红山区最大的乡镇,素有“蒙古长城”之称。这里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之一,因独特的蒙古文化而受到游客的热烈欢迎。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蒙古风味的奶茶、羊肉火锅等特色美食。
红山区辖11个街道、2个镇:西屯街道、三中街街道、永巨街道、东城街道、南新街街道、站前街道、铁南街道、长青街道、哈达街道、西城街道、桥北街道、红庙子镇、文钟镇。
红山区下辖9个街道、3个镇、1个乡。具体包括西屯街道、三中街街道、永巨街道、东城街道、南新街街道、站前街道、铁南街道、长青街道和哈达街道,以及红庙子镇、桥北镇、文钟镇和城郊乡。 红山区的历史沿革可追溯至清代,当时设立乌兰哈达理事通判厅。名称源自城东北的一座赤色花岗岩山峰。
红庙子镇;聂胡地、西水地、郎家营、后道、东南营子5个村委会。桥北镇:六大份、哈达和硕2个村委会。西城办事处(原城郊乡):新地、西南地、大三家、八里铺、贾家营、工农、城郊、东郊、小房、曲家沟、城南11个村委会。
1983年10月10日,撤销昭乌达盟公署,设立地级赤峰市,原县级赤峰市改建置红山区。1996年,红山区辖7街道2镇1乡:站前街道、西屯街道、三中街街道、永巨街道、东城街道、铁南街道、南新街街道、桥北镇、红庙子镇、城郊乡。区政府驻城区中心。2000年末,全区辖9个街道、2个镇、1个乡。
红山区区情概况
红山区的总面积为506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30.5万人。2010年的数据显示,红山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779亿元,财政收入为13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更是达到了876亿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3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200元。相对而言,红山区属于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的地区。
全区东西长25千米,南北宽14千米。全区总面积50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6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区面积50%以上)。因城区东北部有一赭红色的山峰,故史称红山,蒙语为“乌兰哈达”。居住着汉、蒙、满、回、朝鲜等22个民族。
红山区的历史变迁丰富多样,汉代是匈奴左地,唐代属于饶乐都督府,近代归属中京,元明时期为蒙古属地。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在此建城,设置了乌兰哈达理事通判厅。1983年,原县级赤峰市改为红山区,自此开始了新的行政区划管理。
2013年红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399亿元,增长3%;第三产业增加值1287亿元,增长2%。
红山区,这片土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红山文化”的发源地,与黄河流域共同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在这里,红山后遗址的发现尤其引人注目,那里的“玉龙”文物,被尊称为“华夏第一龙”,见证了古老文明的辉煌。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位于哪里
1、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红山区地理坐标为北纬42°13′,东经118°53′。全区总面积1663平方千米,2004年统计数据显示,红山区总人口约为30万人。 红山区是赤峰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区人民政府邮编为024001,行政区划代码为150402,区号为0476,拼音为Hongshan Qu。
2、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概况行政区划历史沿革概况红山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北纬42°13′,东经118°53′。全区东西长25千米,南北宽14千米,总面积1663平方千米,总人口30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024001。代码:150402。区号:0476。拼音:Hongshan Qu。
3、红山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东部,其精确坐标为北纬42°13′,东经118°53′,这个区域的信息源于百度地图,具体数据以官方数据为准。红山区的地理范围纵横交错,东西长度约为25千米,南北宽度则为14千米。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也是白天琪的故乡。
4、红山区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隶属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赤峰市中南部。东、东南与元宝山区接壤,南与松山区相连,西南与喀喇沁旗毗邻,西与松山区交界,北隔招苏河、英金河与松山区相望,总面积506平方公里。2021年,红山区常住人口405万人,户籍人口376万人。
红山区历史沿革
1、红山区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那时它属于匈奴左地。 唐朝时期,该地区归入饶乐都督府。 近代,红山区成为中京的一部分。 元朝和明朝时期,这片土地归蒙古所有。 清朝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红山区建城,并设立乌兰哈达行烂理事通判厅。 1778年,该地区更名为赤峰县。
2、红山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当时设立乌兰哈达理事通判厅,以城东北的褐红色花岗岩山峰命名,;乌兰哈达;在蒙古语中意为赤色山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地区被称为赤峰市,直到1983年国务院批准撤销昭乌达盟公署,成立了地级赤峰市,红山区作为新设立的行政区域一直沿用至今。
3、1969年至1979年划归辽宁省辖。1983年10月10日,撤销昭乌达盟公署,设立地级赤峰市,原县级赤峰市改建置红山区。1996年,红山区辖7街道2镇1乡:站前街道、西屯街道、三中街街道、永巨街道、东城街道、铁南街道、南新街街道、桥北镇、红庙子镇、城郊乡。区政府驻城区中心。
4、历史沿革 红山区原名为盘锦区,成立于1950年。1955年,区名更为红山区,其名取自本溪市东南红峰山的名字。1993年,红山区被列为本溪市的城区,并成为本溪市政治、文化中心。2012年,红山区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验区”。
5、历史沿革清代设乌兰哈达理事通判厅。以城东北一座褐红色花岗岩山峰命名。“乌兰哈达”系蒙古语,意为赤色山峰。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沿用赤峰市(县级市)。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将昭乌达盟公署撤销,建赤峰市,故将原赤峰市改建置红山区至今。
6、红山区的历史沿革可追溯至清代,当时设立乌兰哈达理事通判厅。名称源自城东北的一座赤色花岗岩山峰。“乌兰哈达”在蒙古语中意为红色山峰。新中国成立后,赤峰市作为县级市一直沿用至今。 1983年,国务院批准撤销昭乌达盟公署,设立地级赤峰市,并将原县级赤峰市改设为红山区。
红山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红山区天气预报、红山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