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产销水平:在疫情芯片的双重影响下,产销数据依然辉煌。1月份窄轨客车产量达到184.8万辆-,同比增长32.7%,环比增长19.6%)。批发销量达到202.8万辆-同比增长26.8%,环比增长12.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16.8万辆-同比增长290.6%,环比增长20.5%。交强险口径:狭义乘用车零售额达到226.9万辆-,同比增长22.8%,环比增长11.6%),其中新能源零售实际销售14.8万辆,洪光mini/Model 3/比亚迪(002594)排名前三,独立整体强于合资。1月SUV市场德国/日本份额上升;汽车市场自主性/日本份额下降在1月消费结构变化中,高端消费占下降,低端消费占显著上升。
在重点汽车企业产销方面,长城比亚迪长安福特表现良好。
库存水平:企业库存减少14.9万辆,渠道库存减少26.9万辆。1月份,传统车辆库存减少14.9万辆,自2015年1月以来,在-累计达到63万辆(为2015年以来同期最低值)。渠道库存减少26.9万辆,2015年1月以来累计336万辆,渠道库存系数1.8个月。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库存增加3.8万辆,2015年1月以来累计52.9万辆,创历史新高。主流独立合资品牌略去图书馆。独立奇瑞/比亚迪/SAIC的库存系数更高,而合资上汽大众的库存系数更高。价格水平:2月份贴现率整体稳定。2月初乘用车价格监测结论:折现率总体稳定。1)不含新能源的乘用车整体折扣率为11.16%,较1月下旬下降0.01厘,变化不大。在流行车型中,别克GL62021是唯一一款价格变化超过1000元的车型。2)2月上半月大部分车企的折扣率保持稳定,只有一汽捷达(所有车型降价)的折扣率大幅上升。
投资建议:全面看车。板块疫情的影响有限。坚定而全面地看待汽车。板块: 1)经济复苏的逻辑正在被验证!国内乘用车销量长期还能创新高!2)从周期到成长股估值体系的转变。未来汽车由“电智能”联合定价,将成为下一个移动终端,软件持续充电将成为主要盈利模式。数据积累筑起了一条长期的护城河,形成了强者会一直强下去的局面。3)新一轮的自主上涨将成为未来三年车股的核心线程。电动智能车带动自主品牌进一步跨越20万价格区间,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整车区块(长城/吉利/长安/比亚迪/广汽/SAIC),零部件板块首选核心轨,智能华(华阳集团(002906)/德赛西威(002920)/中国汽车研究院(601965))特斯拉产业链(托普集团(601689)银轮股份徐升股份(660
更多关于股票配资关注股票配资平台http://www.mjggs.net的知识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